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自己挖坑(第2/3页)

总之站在我的角度,我只需要把规则制定好,在规则下给一线科研人员更多的蛋糕和空间,针对具体的运行情况做好动态调整,市场会自动达成平衡。

只是我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我不太可能随时都盯着这一块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只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或者很不好的效果,才会传到我的耳朵里来。

有的时候身处高位有好处也有坏处,当年我在电子工业部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能够做一些实事。

越往上走,感觉整个人越务虚,即便知道这样不好,位置决定了现在很难去一线做一些事。

所以我能给你的也只有政策优惠了,其他的我也给不了你什么。”

“政策优惠已经够了,而且刚刚我想有的政策优惠也是对于半导体企业们争取的政策优惠。

这些优惠不仅仅是我能够享受到,我相信有了这些政策,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同样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

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和其他制造业类似,都凸显一个大而不强。

加上半导体行业属于电子工业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时间、人才、资金、产业循环缺一不可。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新兴投资,未来十年内,至少是一百亿美元的规模投入到华国的半导体产业中。

所以接下来的要求是我个人的要求,那就是我希望打造一套系统,能够监测接受我投资的企业,他的资金往来情况。

我希望我投资的钱,能够最大程度的不被乱用,能够花在该花的地方。

这个很难做到,需要银行的配合,我希望获得这方面的支持。

当然不是我想监测企业资金往来就可以做到,我在投资这家企业之前,这是和他们商量好的投资协议中的一部分,对方签订协议,同意相关条款,银行才会把这家企业的资金往来信息和我共享。”

周新深知现在属于草莽年代,尤其是在半导体这种精密制造业,你很难保证自己投资的钱真正用在了企业经营上。

周新钱多,并且靠着来自未来的眼光,财富规模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对周新来说投出去的钱只要有效果他都能接受。

但是周新还是希望尽可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而且搞了这种系统还有很大的一个好处在于,这同样属于带点特许经营的权力。

只有周新能够监测到他投资企业的资金经营情况,也就意味着跟着周新投资,至少钱知道花在哪里了。

现在还看不出太多效果,当半导体产业的收益上规模,整个产业形成正向循环,有更多资本涌入之后,其他投资机构会优先考虑周新投资的半导体企业。

因为这些半导体企业的资金是透明的。

当然等到那时候,新的半导体企业可能不愿意接受这个条款,也只有当下,半导体企业没资金进来,他们不得已之下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周新提的条件很刁钻,从明面上来看,确实是出于好心。

只监测资金用途,被投资的企业在拿钱之前要签协议同意他们的资金被监管,只从银行端获取数据。

他能够很快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但问题是,类似的条件从来没有人向他提出来。

甚至类似的方案都没有人向他提过。

“我想问问你打算怎么做?因为我对你说的这个很感兴趣,一直以来国企管理也是很大的难题。

我们既对国企有效益的要求,又要求他们不能违反规定,和市场化的民营企业相比,国企太不灵活了。

简单来说国企有两慢一难,做决策慢,做事情慢,实现盈利难。

我刚刚听了你的思路之后,你这一套可以用在国企管理上,我们如果也通过银行数据集成,来监控国企的资金往来呢,能不能有效遏制一部分现在国企层出不穷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