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人在旧金山ISSCC会议现场(第2/2页)

等资金宽裕之后,周新打算成立在硅谷成立一家专门的集成电路研究所。

“好吧,可惜了这项技术。”

“很正常,这是研究人员经常遇到的困境。

很多时候你的发明,当下没有作用,可能要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被发掘出它真正的用途。

比如高锟在1966年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纤通信的可行性,一直到十年以后第一条光纤通讯系统才诞生。

这是常态。”胡正明安慰道。

“另外到时候你需要在ISSCC上做一个汇报,你准备好了没?”

“早就准备好了,这种汇报小case。”

“我很多集成电路领域的朋友都对你很感兴趣,你的汇报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听。

你别给我丢脸。”

胡正明完全是开玩笑的,以周新的成就,即便在ISSCC现场裸奔,也会被大家认为是真性情。

“我做好准备了,同时有一些新的思路可以和大家讲。”

……

“克拉森,好久不见,这是我的学生纽曼!”

旧金山是ISSCC会议的永久举办地,胡正明来过很多次,在会场就和回到自己家一样熟悉。

由于他还没有发表他研究生涯最著名的研究成果,FinEFTP架构,所以他现在只是比较知名的学者。

克拉森起身和胡正明拥抱了一下:“好久不见,上次见面还是你来荷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纽曼,你好,我是克拉森,西奥·克拉森,很高兴见到你,我和Chenming在邮件中经常聊到你。

他经常向我炫耀自己有个好学生。”

克拉森是业界大佬,此时已经是飞利浦半导体的首席技术专家,之前是飞利浦研发中心的副主席。

他不仅仅在集成电路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同时在自动化领域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一年后IEEE举办的设计自动化大会上就是由他进行的开幕演讲。

ISSCC会有大量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研究人员参加,一般在全体论文会议前会有一些其他的议程和展示。

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论文介绍和学术交流,还有少量短期课程。

“你好,我在集成电路领域只是学生,有很多需要向各位资深从业人士学习的。”

单纯从半导体领域来说,业界上下游的企业,无论大小都不会拿真东西出来讲。

甚至会为了误导竞争对手,讲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反而学术界要坦诚很多,每年都会有不少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