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引力场和核力介入(第2/4页)

——准确地说,是落在第四张之上。

作为一个开了挂的学者,他或许对有些物理或者数学问题不能理解,但论背公式,背描述,那没有人能背的过他。

核力——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拥有短程性、饱和性、电荷无关性、交换性、非中心力等特征。

笼统点说,四大力中的强、弱相互作用力,其实说的就是它。

根据夸克模型和规范场概念,物理学家们提出了量子色动力学,并引入一种叫“胶子”的规范玻色子,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粒子基本模型。

叶铭相信,系统所在的文明,不可能给自己搞一个现有“三大力”统一的技术来的。

“最后一张打开看看。”

“好。”

随着图纸打开。

看着满目的公式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运算设计,叶铭整个人有点傻眼了。

伊塔咯咯笑了起来。

她比叶铭看得快些。

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里面包含了空间降维、空间退膜、量子定位等等技术。

每一个,她和叶铭都闻所未闻。

而当叶铭再次打开第一张引力场装置时,叶铭更是愣在了当场。

“草!”

……

下午两点半,何沫走进办公室。

见到叶铭一副便秘的表情,她十分好奇。

“今天中午的水煮鱼太辣了?”

“……没有,别管我,我现在有点烦躁。”叶铭挥了挥手,从显示器收回视线。

四张图纸中,最宝贵的应该就是《核力介入设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这的确是在干“中子星”。

或者说,造中子星。

但里面的好多技术叶铭都不知道不说,就算公式也看不太明白——就好像一个中学生看粒子基本模型的那种感觉。

他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他娘的就是四力一统之后,还触碰了维度的技术。

不然按照他现在的理论水准,又怎么可能看不懂?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个,其实还没什么。

其余三张里,真正有用的,且又大用,其实是引力场设计——有了这个,就意味着人类可以长时间地在太空生存。

只是……怎么说呢,这个技术,其实有点浪费了。

因为叶铭过去几个月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约束阱的继续研究,特别是在请教了霍来恩教授在希尔伯特空间的诸多问题之后,他其实已经有点摸到了基于约束阱的引力场装置的门槛。

而这个引力生成装置,原理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就相当于……一道20分的难题,他马上就要做出来了。

结果老师跑上台说:“同学们,那道20分的大题没做出来吧?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何沫一阵无语:“那你半小时后心情能好一点吗?”

叶铭抬头望向她:“有事吗?”

“潘院士要过来了。”

叶铭微微一怔,他下意识望向手机:“怎么没给我电话?”

“助手联系我的,估计知道你每天中午要休息,不打扰你呗。”何沫笑了起来:“而且他也只是顺路过来看看工地怎么样了。”

叶铭便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他其实还是有点觉得对不起老潘的——因为随着量子计算机因为约束阱而来了一场大提速之后,这短短的一两年时间,要把量子计算机进行经典化的诸多猜测都被提了出来,尝试也做了不少。

但越是尝试,大家便越是有点感觉到“绝望”。

甚至就算前阵子硅谷那边召开的量子计算机大会,马斯克就公然表示,超级AI加量子计算机才是未来。

这句话传到社交媒体后,世界一片哗然。

叶铭没关注国外群众怎么想,反正国内群众是特别开心。

因为集智科技这两方面都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