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医学界的曙光(第2/3页)

毋庸置疑这次看似平淡无奇的学术交流会的意义——虽然表面上,它只是一场国际学者来访,然后学校的同行们来凑个热闹。

但当埃齐奥教授把它当成自己的“新品发布会”时,这场学术交流的规格一下便高了起来。

而当叶铭公开方程后,这场交流便成了全世界最顶级的材料物理的盛宴。

没错!就是盛宴!

他完全可以想象,随着方程公开,只要能够在设计中求出有效解,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符合叶铭思想的新材料诞生。

而这些材料,是可以被“控制”、被“编程”的!

“我要冷静一下!”

周向南不断呼吸着,迅速点开图片。

图片便是叶铭写下的方程。

满满的一白板。

他不能够完全理解。

但他很清醒,这不是方程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

虽然叶铭说方程很简单,但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量子场论的知识,而且本质上,这个方程也是一个场方程。

“靠!”

看着自己无意识中点开的知乎首页,他下意识就给了自己一巴掌。

自己这是有毛病啊……

都啥时候了,还刷知乎。

就在他打算关闭界面,强行自己去回忆叶铭在写下公式时的介绍时。他终于还是安耐不住激动,点开了写想法。

“刚参加了一场学术交流会,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说一句,叶神牛逼!”

……

……

一天后。

P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所有教授齐聚在会议室内。

会议室的投影仪上,正放着一天前省交发布会的录像。

作为学术圈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把他们齐齐汇聚在一起看视频……放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但今天……

看着录像画面最终停在了白板的公式上时,所有教授都沉默不语。

突然,台下有个声音响起。

“我前几天怎么说来着?人家都送上门来了,咱们好歹也邀请一下,哪怕是听一下吹牛逼也好。结果呢?”

“这下爽了,还得巴巴地跑去请。”

说这话的教授是高分子领域的郝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也转向了电极编程材料——这是P大对GTRGD类材料的暂时定义。

是的,因为GTRGD材料诞生时间太短,以至于学术界尚未给该类材料下一个准确的规范性定义。

“老郝,不至于。”

“什么叫不至于,只看半截发布会还没有论文,完了就给个场方程,这跟看天书有什么区别?”

郝教授愤愤不已,起身离去。

……

省交脑科学研究中心。

齐院长今天没有穿白大褂了,而是身着正装,带着省大那边研究中心的一干人来到了省交——脑科学研究中心虽然两个学校共同成立,但并不在一处进行研究,而是各校自己分别搞了实验室,只不过牌子挂的一样罢了。

按理说,这次亚当斯教授过来,理应在省大那边做报告的,但鉴于……人家执意呆在这边,于是齐院长也就只好主随客便了。

反正都是一块牌子。

相比昨天材料领域的那一场“盛会”所引起的轰动,今天的脑科学研究会就要低调许多了。

低调是低调,但讨论的内容却完全不低调。

在会上,亚当斯教授和齐院长一干人从两边目前最新的进展开始,很快便将话题延伸到了整个神经领域,并且畅想了许多诸如癫痫,三叉神经痛等常见脑神经疾病的新治疗方案,同时也交流了阿兹海默,帕金森等退行性疾病的思路……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表示会推动今后在多个神经性疾病领域展开合作。

对于这种医生与医生之间的讨论,按理说叶铭是没必要参加的,但无论是齐院长也好,还是亚当斯教授也好,都点名要他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