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厂长伊塔上线(第3/4页)

“那还得通过年限考验才行,光是老化测验是不行的。”张工却摇了摇头:“我不是说国产产品就不行,而是这种一安装上就24小时甚至全年无休的车间,唯一能检验稳定性的就是时间。”

唐教授便笑了一笑,也不附和。

他怎么附和?附和就是新厂没人权呗。

“嗯?怎么又停下了?”

聊天中,只见流水线再次停了下来,显示位置不吻合。

唐教授微微一怔,他下意识就望向叶铭。

“哦,忘记了刚才料板掉了方向。”张工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们用的是两次视觉定位呢,看来并不是哈。”

唐教授眉头微皱,随即看了一眼这位唐工身旁的车间主任,片刻后微微一笑:“张工,现实车间中,也没有说板子走着走着就突然消失,然后又回到流水线还掉个位这一说吧?”

“嗯,现实中的确是没有,不过如果遇到断电,或者传动故障,或者系统中某个环节出问题的时候,整个流水线系统就处于一种崩塌的状态。”

唐教授涵养很好:“那应该算是生产事故,该由技术人员进行人工干预了吧?”

“智能车间,就应该是由AI自动处理。”唐工笑了笑,指着刘洪的笔记本:“看你们的MES软件,好像还是偏向传统的逻辑判断啊……”

“我说句话大家不要生气,现在国家对智能车间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上AI是大势所趋不说,有AI,也更能通过验收。”唐工说着顿了顿:“你们说是不是?”

和他一起来的两位含笑点头附和。

但集智科技这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就连唐教授,表情都有些不悦了。

一个破流水线,还加AI?

你是要搞贾维斯,造Mark 2吗?(钢铁侠)

唐教授再次看了眼车间主任,眉头深深地皱起了来。做人留一线,就算谈不拢,也没有这样搞。鸡蛋里挑骨头,这也未免挑的太过分了一点。

然后,大家便听到了一声很平静的“是”。

张工转头望去,只见一个顶多20来岁的本科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朝着他微微点头。

哦?

“张工说得很对,AI,特别是能够应对多种突发事故,甚至可以说应对所有事故的AI,确实是今后智能工厂、无人工厂、海底工厂,沙漠工厂,乃至太空工厂的发展方向。”

叶铭嘴角含笑,完全肯定了这位张工的说法。

张工饶有兴趣地看了叶铭一眼:“那你们这算什么?”

“好技术也要有好的客户才能展示嘛,我们之前没想到会遇到张工这样怀着深刻远见的客户。”

叶铭这句话里就带着一点小小的刺了。

但张工听了却微微一笑:“然后呢?”

“然后……我们这边有一套谈不上很成熟,但却能满足张工要求的AI控制系统。如果张工有兴趣,我们可以演示一下。”

“哦?哈哈。还有备选方案啊?那得看一看。”张工打了个哈哈,眼中却流露出完全的不信。

有AI不上AI,也不介绍AI,这完全不是一个科技公司的做派。

“嗯,稍等片刻。”叶铭说着便走向后面的玻璃办公室。

漆与墨下意识要跟着他过去,却被叶铭一把拉住:“小七你就在这边配合一下,那边我一个人搞就行。老师,您也帮忙在这里替我看一下。”

“哦,好的。”

唐教授也迅速收起错愕,随后含笑点头。

一边走,叶铭一边掏出手机,走向十余米开外的玻璃办公室。

……

回到办公室后,叶铭将传感器塞进耳朵。

“伊塔。”

“在。”

“你不是一直想要当厂长吗?机会来了。”

“收到。”

“很简单,完成既定流水线生产任务。”

“那太没有挑战了吧?多大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