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大渊无滞烹还丹(第2/3页)

那心魔念头可以无数次的在至道的雷霆之中化成齑粉,但是只要有一道念头真正的落在了道心之中,对于楚维阳而言,便尽都是需得伤筋动骨的心神创伤。

甚至若是接连落下复数量级的心魔念头,饶是楚维阳,一时间的不查,那发源自心神之中的畸变,或许也要教道人万劫不复!

而且,楚维阳很是怀疑,若是彼时,自心神之中拔除心魔念头,又或者是调养如是心神创伤,凡所生发,皆要留痕,彼时,在这其中空空耗费去的,实则是楚维阳的才情与底蕴。

是使得楚维阳在如是频繁的空耗之后,哪怕再跃出了一步,那先被削去了一层的万仞山岳,纵然再拔地而起,其顶峰处的顽石,却也不足够再触碰到高悬的天门,更不要说是去撞开。

或许,这才是无量心魔之劫的真正“威力”所在,其所代表着的浊世天意,所取的非是楚维阳的性命,而是要断楚维阳的道途!

也正因此,这漫漫求索的路上,心魔念头可以失败无数次,但是楚维阳却不容许在这场看不到硝烟与血煞的争锋之中,失败哪怕一次!

于是,真正论算起来,十分漫长的时间里,楚维阳都真正是在负重前行。

这是昏黄浊世的深处,是真正被无垠与苍茫所包裹着的地方,岁月和须弥的概念尽皆在此处变得朦胧与模糊。

楚维阳仅只能够做到用道场三界的四时变化来锚定世外的光阴流转。

但是自从道人立身世外伊始,道场三界便在恒久的进益与变化着,其本身的四时变化都有着剧烈的波动,尤其是在而今彻底蜕变与升华成就是界天一般存在的当口,这种四时的内外印证上偏差颇大,仅只能够起到十分微弱的参考意义。

而在这样的相互印证之中,大抵上,是从旧世走出及至雾海行舟遁至此间的时间消耗,至少足足两倍还要多的光阴,在楚维阳静静地趺坐在波澜不兴的昏黄汪洋之上,身披着昏黄雾霭的“负重前行”的参道悟法之中,缓缓地流逝了去。

变化很多。

譬如对于古界诸般的吞噬与炼化,已经真正意义上走过了半道而中途,以这样迅疾的速度,距离着道人稳稳牢牢驻足在双道途咸皆八境,真正古往今来地仙层阶的极致,已经是可以预料到即将到来的蜕变。

譬如随着那连绵轰响的雷霆雨瀑,不断的有着心魔念头的残骸与余韵,相继从楚维阳的思感与念头之中跌落,进而在无上天魔神韵的牵引之下,隔空映照在太阴诸魔奉圣天中,在玄黄云海之中历经磋磨,成为万道龙相的资粮与薪柴。

又譬如,随着楚维阳的参道悟法,在这长久的参道悟法的过程之中,二十四部神通篇章的珠玑篆纹悬照在圆融智慧之中,此时间伴随着一束玉光清辉的洞照,霎时间,每一部神通篇章的篆纹之后,咸皆是斑斓的灵光跃动。

而在如是灵光的跃动之中,依循着万象诸法的生息与变演,依循着无垠概念的灵韵将无量的变演本质得以支撑起来,这顷刻间,几乎每一部神通经篇之后那跃动的灵光之中,尽都是一篇又一篇依循着本经,依循着万象诸法的不同侧重,相继变种而成的神通经篇。

无量而繁浩,珠玑而晦涩。

参道悟法的路上,变化繁多,甚至每一顷刻间,楚维阳都能够垂落一篇旧世海疆之中从未曾有过的变种之神通经篇,阐述着无上神韵,与某一至道有着近乎于浑一的交织与共鸣,从而成为无算诸修趋之若鹜的篇章所在。

而这样的经篇,依循着二十四经阐发,繁浩广博的无垠演绎,在这顷刻间,几乎成为了楚维阳意欲洞彻开天法前路的最大障碍。

己身所掌握的无量与无垠,成为了桎梏己身再有所进益的最大瓶颈与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