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灰玉凝实真龙镜(第2/3页)

甚至唯恐这种引动本身不足够强力,楚维阳更是将一枚枚篆纹恒久的烙印在了那光滑的岩壁上,一面引动来更多的须弥之力,支撑起过分宽阔的岩洞,一面使得须弥之力本身均匀的晕散开来,真正切实的开始主动触碰着岁月之力。

到了楚维阳而今的修为境界,事实上,在道与法万象轮转的层面,只消不是立地死生分判,便没有甚么是楚维阳所惧怕的。

道人早先时的慎重与此刻的肆意并不冲突。

慎重是因为未知与莫测,但是当楚维阳切实的意识到这种矿藏之中的力量,并且想要将之有所运用的时候,那么触碰岁月之力本身,感悟与运用它便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而也正是因为着这种必然,参悟本身既然不可避免,那早晚便尽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于是,道人方有如是肆意举动。

并且,在当楚维阳有了“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的认知之后,在楚维阳看来,那种以五行与阴阳的轮转显照须弥,以天地乾坤须弥来承载己身血脉之中的光阴岁月之力,这后者血脉的手段诚然玄奥,但是前者引动须弥的手段,却显得过分波折。

就像是玉树龙王受限于己身蛟龙血脉,得非要凝聚枯荣之相,才得以更进一步的波动岁月光阴一样。

五行阴阳的轮转,也是真龙探索须弥之力的路上,所因为受限而不得不多迈出的那一步。

很多时候,五行便是五行,须弥仅只是须弥。

于是,楚维阳便索性展露出了己身所掌握的那纯粹的须弥之力,并且用将纯粹的须弥之力汇聚成紫金辉光,用以牵引着那一道道矿脉之中,同样纯粹的岁月之力。

果不其然,当楚维阳更进一步的将一道更为宽阔的岩洞彻彻底底的得以开辟的时候,尽是曝露在最表层的,便是一道道如是回环着,显照着岁月之力的真龙矿脉,足足有着十余之数,这样铺陈在这太古龙墓的最上层。

而楚维阳还能够隐约有所感应到,在这样的一层矿脉之下,更为深邃之处,尤还有着更多的矿脉亟待发掘,甚至楚维阳能够更进一步的感受到,那在极深处,有着某种似乎是比这些真龙矿脉更为凝练至了蜕变与升华,不同形与质的菁华存在。

仅只是如此渺远的朦胧感应着,那种力量本身,便足够教楚维阳有着惊心动魄之感。

这一刻,也正是伴随着楚维阳将整个岩洞的完整开辟,同样随之而延展与铺陈的,是以无上符阵的方式,横布在岩洞石壁上的篆纹。

这些篆纹像是一道须弥之力裹挟而成的无形无相的碗一样,倒扣而下,将诸般真龙矿脉正囊括在其中。

而也正是随着须弥之力的牵引,楚维阳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些岁月之力罕有的,不再因为那真龙矿脉的收尾回环而圆融无漏,而是真切的有着灰蒙蒙的雾霭从这样诸般矿脉之中共同弥散开来。

但说来也奇,岁月之力,岁月雾霭,这听来是销蚀万象,连楚维阳的五色玉华都无法阻拦的磅礴力量,偏生在这一刻,晕散在这岩洞之中后,便甚是温驯的被那须弥之力所约束。

不曾有甚么碰撞,那须弥之力凝聚成碗倒扣而下,这晕散开来的岁月雾霭便真个仅只是在这碗中凝聚。

唯有楚维阳主动将法力朝着那一道道篆纹灌涌而去,教那纯粹的须弥之力,同样以灰蒙蒙的雾霭显照的顷刻间。

霎时间,像是阴阳浑一一样。

那岁月雾霭才像是受到了牵引一般,倏忽间朝着那须弥之力碰撞而去。

于是,两缕同样的灰芒,便这样在半悬空中,如是碰撞并且浑一而成的一道灰芒。

那是须弥与岁月混同的力量。

进而,在某一瞬间,伴随着某种甚是激涌的剧烈颤抖,那一缕灰芒崩溃开来,道人真切的看到了须弥的泡沫支撑开来并且破碎,进而,同样的岁月轮转的十分微茫的力量从中倏忽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