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洞见旧法成缘法(第2/3页)

而待得楚维阳微微眯着眼睛看去的时候,那一页页或是泛黄,或是甚至沾染着乌血的古老纸页,以及丝绢帛书上面,尽都以古老篆字书就着珠玑字句,连带着那鎏金色的墨迹也尽都闪烁着恒常不易的辉光。

霎时间,楚维阳便有所明悟,这是除却那浑圆玉果之外,最能够承载神通经篇原本神韵的某种“手书本”,神通经篇的传续本身历经了真正悠长的岁月,并且因之而贯穿了整个厚重古史,所以并不存在甚么神通经篇原本的概念。

这种源自于神境真人级数的修士的“手书本”,便已经足够直指向神通修法的根源义理上面,至于越过门扉之后修成甚么景象,那便已经不是一卷手书所能够左右的。

而且,楚维阳能够在这顷刻间明晰的从那些各不相同的纸页材质,以及那些古老篆纹的细枝末节上面,洞见出几乎每一页纸上的各不相同的书写习惯与神韵。

再联想到那其上个别书页的乌血甚至是外力所落下的创伤痕迹。

很显然,这些书页的来源,已然不言自明。

而也正是在这顷刻间,伴随着这些书页的相继显照,伴随着那些鎏金颜色的墨迹上所洞照的无上神韵相继显照而出。

闪瞬间,楚维阳并不曾真个以己身的目光去看,以思感与念头去一点点的观照与参悟这些经篇。

只是伴随着那些神韵的相继显照,这顷刻间,楚维阳真个将自己的一缕心音显照在外!

那是玉质的钟鼓鼎磬的翠鸣,那是轻灵的道音,是楚维阳在以己心叩问道法,叩问向承载着无上道法的神通经篇。

问汝有何道善用于贫道?

这一刻,楚维阳无需去参道悟法,他只需要以己身的道韵去叩问,以己身心音的灵韵与这一部部神通经篇的神韵相继去碰撞,那最为交织与共鸣的存在,便会自然而然的得以遴选出来。

于是,几乎电光石火之间,伴随着那一声教禅师都更进一步惊诧的心音响彻的顷刻间,同样繁盛的辉光,或轻或重的相继在数道纸页帛书上显照出来。

而伴随着那随着神韵显照,而更进一步繁盛的辉光或轻或重的显照,进而伴随着这样的神韵冲霄而起,不同繁盛程度的辉光,其朝着楚维阳腾跃与遁至的速度自然也大不相同。

进而,当最先头的三页书经飞遁至楚维阳面前的时候,伴随着月华垂落,其后再腾飞而至的那些书经,也相继在这一过程之中被月华牵引着,重新回返了禅师那宽大的袖袍之中去。

而在这一过程里,那月华雾霭晕散不去,楚维阳颇为遗憾着未曾真个看清楚那些书页上的字句。

但很快,这样的近乎本能的情绪一闪而逝之间,楚维阳便遂又将目光落到了面前的三部完整的神通经篇上面。

此时间,伴随着楚维阳收束心音,那书页之上的与之相交织与共鸣的辉光也在同一时间微茫黯淡了去,渐渐地,楚维阳再低头看去的时候,便已经能够真切的洞见那其上的珠玑字句。

霎时间,楚维阳浑似是陷入恍惚一般,颇有些不敢置信的眨了眨眼,才真个将那其上的篆纹烙印在心神之中。

《五行大遁》

昔日,自楚维阳闯荡外海,及至于声名鹊起,这五行宗的古老遁法的拼凑与浑一的过程曾经伴随了楚维阳极漫长的时间,教道人因之而历经诸般。

并且,事实上《道衡图》的凝练与《须弥阵图》的凝练,这昔年所修持的五行遁法,其道法与气韵尽都深刻的融入在了其中,并且而今也始终贯穿在了楚维阳的道与法里面。

不可否认的是,道人的五行轮转之中,道人的中脉道法之根基里,有着太多的意蕴与义理,深入的与五行遁法本身息息相关。

这一刻,无端的感慨教楚维阳几乎不知该如何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