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北斗注死空幻灭(第2/3页)

当然,楚维阳很懂细水长流的道理,对于这等“献祭”秘法的施展,引导上很是克制。

教五位道子所献祭的道法灵光,尽都是极微茫的一小部分,而且伴随着浑厚元气的吞纳,伴随着他们道躯之中五行生息的运转,几乎顷刻间,那些微不可查的损耗便已经被弥补。

如是,以这五位大教道子的底蕴,克制住了增减的变化,才足以维持着长久的养炼过程。

仔细端看了数个时辰之后,眼见得一切纤毫间的细微气韵变化已经自成韵律,进境平稳而温和,楚维阳遂也彻底安稳下了心神来,只留驻在此地极少的心神念头顾看着注定要长久悬照的法焰与宝材。

进而,楚维阳走到了静室的角落之中,盘膝坐定的闪瞬间,一扬手引动着须弥之力化作帷幕,将自己的身形与那五色法焰煅烧的炽热风浪所隔绝开来,进而,道人安稳身形,沉浸在了自己法力的养炼之中。

哪怕是在这场风波之中,楚维阳仍旧抓紧着片刻间的余裕,用以提升自身的道法修为。

他欲要以这样安宁的静修,来度过这注定风雨不定的一夜。

……

夜更深时。

无垠的旷野之中,深冬的一场极尽肃杀的瓢泼寒雨在凌厉的狂风之中飘摇着落下。

远远地悬空之中,一位纯阳宫的道子高悬,他的手中擎举着一盏莹白如雪的纯阳玉灯盏,此时间,自灯盏之中,有一缕豆大的焰火,在狂风与寒雨之中不住的摇曳着。

但不论这风雨多么的凌厉,那一缕豆大的焰火,却自始至终不曾消减。

仔细端看去时,伴随着那灯焰在极近微茫的摇曳之中,焰光的明灭不定之间,是一道又一道的纯阳篆纹显照,继而篆纹首尾牵系之间,浑似是化作了一道道细长的篆纹锁链,自灯盏之中,远远地蔓延且贯穿而去,复又在灯焰的明灭之间,由实转虚,消隐无踪。

但那是在外人看来,此刻,这位纯阳宫的道子悬空而立,不断地管用着自身的法力,全神贯注的维持着那灯盏之中的焰火,连雨水打湿了道袍都忽然不顾。

在他的眼中,那一道道锁链是切实存在着的,并且陡然间蔓延至了远空,自虚幻的层面紧紧地锁定着某一道人的身形,任其虚实变化,却紧紧地锚定着其人的天罡篆法的气韵,这宝器本身不曾有甚么攻伐的效用,但是却长久的以明光洞照着那人的身姿。

即便是因为长久的维持着宝器本身,教纯阳宫的道子脸色稍稍显得有些苍白,但是遥望向远空,道子的脸上却露出了复仇的某种快意。

很显然,这才是真正的圣地大教动用了自身底蕴之中,远超世人想象的迅疾反应。

不过是白日里的时候,从“小孟道人”那里接触到了他道与法施展的诸般细节,此刻不过半日过去,宝器也拿了出来,布置下的埋伏果然将小孟道人赚进了局中!

很显然,这尊纯阳玉灯盏,不可能是纯阳宫的修士半日之间炼成的,其宝器本身,应该是纯阳宫早早就潜藏起来的那一部分底蕴,属于冰山那掩埋在水下的庞然大物之中的一部分。

而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玉灯盏所展露出,虽然仍旧是纯阳道法,可是借助着纯阳的意蕴,那篆纹锁链隔空锚定而去的时候,却轻而易举的锁定了上明宫的天罡篆法的气韵。

显然,对于道争本身,纯阳宫实则早早地便有所准备,闷声不响之间,便已经为上明宫备下了这等“大礼”,只是未料及如今风波的诞生,竟不得不教这般宝器过早的暴露。

否则再多酝酿些岁月光阴,说不定这纯阳玉灯盏便能成了上明宫修士斩断“生机”的锋刃。

甚至就在此刻,远空之际一道又一道的身形显照,其中不乏有上明宫的道子,如今这一宗的门人许是改换了心念,看见小孟道人的身形时,已经毫不掩饰的展露着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