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交感己身唯一法(第2/3页)

阴冥鬼煞篆纹在胡道子神形上的不断映照,随即教道子的神形在无声息间崩灭开来。

原地里看去时,便只剩了漫天洋洋洒洒的灰黑色烟尘洪流,朝着玄真宝鉴蔓延而去。

胡道子的神形被拆分开来的那一刹,楚维阳便切实的明白,自己在挖掘一座露天的宝藏!

昔日时,楚维阳所接触过的修业的极限,是火龙岛的诸修,身为血煞道修士,他们已经算是孽修之中极尽于传承有序的了。

但是那些,比之五行宗这般圣地大教的道子,都远远有所不如!

远远地,有所不如!

那是真正浩渺如烟海的诸般修行技艺,被玄真宝鉴从那溃灭的神形之中提炼了出来。

五行遁法和五行篆法,甚至只是他诸般修业的一部分,甚至因为五行宗法统因果的缘故,五行遁法甚至只是这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器道、丹道、阵道……

虽然有部分是胡道子在遴选之后的精研,有一部分只是昔年在山门之中潜修时,宗门长辈于基础层面的传授。

圣地大教的传承,从来都是将诸般修业尽数传授得尽,待阅览过诸法之后,修士再根据各自的收获与所得,遴选一二技艺精研。

但哪怕除却精研的那一部分,只是大教传承中级数层面的传承,对于散修而言,对于血煞道孽修而言,都是某种体统完整的大部头的道书典籍!

不仅仅是诸般技法底蕴的有效补充,很多部分,甚至是总纲脉络一般重塑的过程!

就像是《煅真经》的历代先贤许是从来未曾尝试过要将大教的无上篆法化作薪柴与资粮,填入乾坤法炉之中去一样。

许是离恨宫的阴冥鬼煞之道历代先贤,估计也未曾,至少是甚少尝试过将一别宗的大教道子的真灵,填入自己祭炼的玄真宝鉴之中。

霎时间,在两道神形之外,伴随着玄真宝鉴的嗡鸣颤抖和灵光的不断流转,是钟朝元驾驭着宝器的本源,将磅礴的宝光笼罩而去。

紧接着,胡道子崩灭开来的那灰黑色的烟尘被有条不紊的割裂开来。

遁法的归于遁法,篆法的填入乾坤法炉,丹道的融入丹道,器道的归类于器道……

而与此同时,同样有着浑厚的灰黑色烟尘从玄真宝鉴的背面显照,进而沿着边沿处,重新灌涌入宝镜的镜面之中。

那是早先时被打断,被戛然而止的乾坤法炉熔炼琅嬛真篆的过程,如今,这一切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被楚维阳推动进益了。

甚至因为着五行篆法的加入,将会有着楚维阳所未有的、无法想象的进益。

而与此同时,还有着更多的魂魄真灵的幽光从玄真宝鉴的背面显照出来,进而在鬼煞阴冥篆纹的映照下相继熔炼开来,裹挟着精纯的神魂力量,朝着那些器道、丹道、阵道的阴冥道宫之中灌涌而去。

部分的阴灵,楚维阳早先时的累积已经足够浑厚,如今蜕变成身形,缺乏的只是这样一个契机而已。

一鲸落而万物生,大抵如是。

而几乎同一时间,楚维阳也在和诸道神形还有阴灵之间单方面的交感着。

那接连不断从他磅礴的思感与念头之中生发开来的灵感,好似是给了楚维阳以自己是举世唯一的真正天骄的感触。

但同样的,楚维阳明白,这一切尽都只是错觉,那并非是灵感,那只是纯粹的诸般底蕴在被神形与阴灵承载之后,进而传递到自己心神之中的过程。

当然,伴随着更多的神形的凝练,不可避免的,楚维阳的思绪也会更为敏锐,更加具备着圆融的智慧,像是今日这般见微知著的事情,对于楚维阳而言将会变成某种常态。

而就在楚维阳体悟着诸般变化的时候,自始至终,楚维阳都留有泰半的心神在地师手段,在琅嬛篆纹的蜕变与升华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