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乙境(第2/5页)

最后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更是有寻声救苦,千手千眼之能,可以对应诸多外魔,其另一面相【观自在】则是拥有内观自在,清净涅槃之意,足以对应一切内魔,可谓是将所有汇聚而来的杂念和魔念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今西行开始,对应肉身本质,元神之初的西行者,启程西行,降服心猿,意味着降服心之七十二相,也意味着自己走上了祛除心魔,使心身归一,复归原初的道路。

而随着心猿脱困,师徒西行,其间诸多因为杂念而在魔道之中越陷越深的弥罗相碎片,也是受到牵引,从【清净自然觉王如来】轮转之中再次显化,对上心猿师徒。

首先显化的是受六尘侵染的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六大盗,六者并无什么神通,本就只是人心偏见,六根难净而成,借心猿将自身打死的契机,回归于心猿之上,浸染其性,污染西行者对应之身,使其易怒易躁,逼得心猿离去。

故有【观自在】降下法身,传授其西行者定心真言,以定心、束心之紧箍,使得六尘难以影响心猿,也使得心回归于身。

此举也是驱散了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六根杂念,初得六根清净之身。

而后降服白龙马,象征着强化意志力,人之意志初期宛如野马,难以安定,唯有心猿配合,达到心意合一,做到身体力行,确定前进的目标,方能发挥作用。

至于随后的两位弟子,同西行者、心猿和白龙马则分别对应“身、心、情、性、意”,亦是象征着西行修行之道的全面开启。

弥罗看着诸多环绕在天外的诸多杂念,随着天地秩序的运转,不断融入下方弥罗相诸多碎片之中,眼中浮现出一丝丝的笑意。

‘红孩儿是赤子之心,无善无恶,却最是容易堕入恶道,想要引其入善,唯有观自在能够做到。’

‘牛魔王同心猿一体两面,如今心猿得到弥罗相大半的概念,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谓是牛王本是心猿变,心猿只需将其打破,便可参透部分顽空之理,领悟上乘道果。’

‘至于那火焰山,可谓是其昔日怒火所化,如今怒火自焚,甚至污染赤子,使其凝聚嗔怒之火,倒是称得上是因果轮转。’

弥罗心中一一点评那些劫数对应的概念,同时也是从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部分劫数的力量。

寿星的白鹿对应多心,故而吸纳诸多杂念,使得心思驳杂。

蜘蛛对应情网,七情六欲汇聚其中,千眼蜈蚣对应的概念贴合于五色令人盲,弥罗便将诸多影像杂念送入其中。

青华帝君的九头狮子,参透九思之理,明悟视思明、耳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和见得思义,初具圣贤之心,弥罗便让其教导群妖,以乱考虑,希望他能更进一步。

一切都似乎走上了正轨。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南方群岛又出现了新的变故,这场变故之中,弥罗宝卷分封出去的名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进而将弥罗的目光吸引过去。

这场变故的起因,是沉寂许久的山林之主同道青对上。

说起来,这两位也是老冤家了。

道青作为函夏早年派遣来到南方群岛的修士,在函夏内部的经历也称得上是传奇。

在函夏灵机最为匮乏的时间节点,道青轮转五世,先后研究人道、仙道、佛道、神道和部分魔道经文。

最终,以有无之道为根基,包容各家法门成就天一境,并在来到南方群岛之后,结合本土体系,收拢生灵血脉信息,自然物质,将自身伴生灵宝升华为山海境,创造了独属于他个人的卡牌神通。

也是因此,道青被人算计,最后被山林之主压制了上千年的时间,若非他在突破天一之前,以及在南方群岛修行期间,幸运的得到了不少延年益寿的宝物,他早就因为山林之主的压制,而老死在翡翠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