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5页)

他转看向霍戍:“你们贴告示要招人?”

霍戍应了一声。

蒋裕后见状面露惊讶之色:“这骑射场……”

纪扬宗虽是谦逊,但语气中难掩几分自豪:“是我女婿开的,年轻人就爱折腾点事情干。”

蒋裕后不由得看了一眼高大的霍戍,道:“当真是青年才俊,了不得。”

“过誉过誉。哎呀,咱别光在外头站着,里头吃盏茶水去,走走。”

纪扬宗笑了一声,没继续立在外头多说什么,连忙热情邀着蒋裕后进了屋。

霍戍静默跟着进去,这时辰才开门没多久,骑射场里还没有客。

桃榆拿了一把草料,正在马棚边上喂马,瞧见来了人,赶忙放下草料迎了上去。

“是来应招账房先生的,爹的熟识。”

霍戍简而言之,抬手拿下了桃榆头顶沾着的草屑。

桃榆道:“那我去准备点茶水,你先过去吧。”

“嗯。”

蒋裕后原是州府衙门中户房的典史,虽不入流只是个吏员,且不说这是州府,又还是繁荣富庶的同州,能做个典史没有门路和些本事那决计是不能够的。

更何况还是管理地方财政的户房典史。

以前缴纳赋税,商税,都是要过这位的手的。

纪扬宗以前转交赋税和年节领赏,与蒋裕后接触过不少,此人性子温吞,比之旁的官吏,已然是好相与的了。

为此他对其一直都挺是敬重。

他倒是晓得新知府上任,考绩换下了一批人,所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地方上也一样。

这蒋裕后就是被换下来的其中一个,彼时得知消息,他还颇为惋惜。

这些倒也都不足为奇,纪扬宗意外的是蒋裕后怎的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想当初在州府时说不上意气风发,但也极有派头,听说他还有个兄弟在京城做官,官职虽是微末,不过消息灵通。

他任命了好几年的户房典史,昔年是秀才出身,投身府衙做了攥典,后爬到了典史的位置,本事上毋容置疑。

按理来说,他要家世也有些家世,自也有本事,在府衙这么些年,管的又是财政,也多少都该有了家业。

就是丢了府衙的差事儿,按道理来说也不该落魄的出来寻账房先生干。

蒋裕后嘴里发苦:“知府新任,考绩中言我在职之间贪污纳贿,不单是削了我的职,又还查封了我手中的几处产业。”

知府如此挑头,他自是再不能谋上能有朝廷沾边的差事。

这几月间,儿女也受诛连累,接又蒋母离世,蒋父病重。

家中可谓岌岌可危,虽有亲眷接济一二,却也并非长久之计,蒋裕后也不管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出来寻个能糊口的生计。

纪扬宗闻此大骇,虽先时知府考绩换下异己诸人便颇有微词,今朝知晓背后的手段,当真是叫他后背生寒。

霍戍听着两人的谈话,一直未曾出声。

直到桃榆把茶送进来,两人才断了这场交谈。

于是转说了正事,霍戍言明这头账房要干的事,以及薪酬等。

蒋裕后本就是秀才出身,又做过户房典史,这般履历在他们骑射场做账房无论如何都是低就了。

为此霍戍酌情提高了些工钱,条件蒋裕后满意即可定下。

蒋裕后并没有多考虑,听闻能开三两银子一个月立即就答应了。

倒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主儿,并未曾因为他时在上,今日屈居于下便扭捏着不肯。

他不但是缺钱,城中多是趋炎附势之人,为着讨好知府,他放下身段求差屡屡碰壁,眼下能寻到这般条件的已然很是难得。

且霍戍说不必接迎,只需要算账便是,外在还有旁头的那间弓坊也得管。

年后他们商队他也要忙上一忙。

活多都不要紧,毕竟钱开的不少。

蒋裕后晓得若非是故旧情面,只怕是着差事儿也难落在他头上,他已然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