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4页)

范伯带着人去采购了些做弓箭的原料回来,几个人都很有精神气头的做着活儿。

桃榆看着后院儿里铺了一地的木材和做工弄出来的木屑,有些凌乱。

等到时候弄好时搬两口缸进来能养点荷花,外在移植些树木进来,像是桂花竹子一类的,能装饰一二,添添贵气。

“诶,买了褥子么?”

桃榆见对着院子的房屋里堆放着些被褥,不免多看了一眼。

范伯道:“木工师傅说一会儿就能把床做好,待会儿抬进去我们便将床铺了,今晚就在这边歇下,如此也省得折腾,能多些时间出来做弓箭。”

“这光有褥子睡木板床上也膈人啊,灶房也都还没拾腾好,一应东西都不齐备,会不会太赶了。”

桃榆有些忧心。

“阿守回去拉木材的时候拉了些稻草来,我们用做铺床。这做床和货架刮凿下的木屑正好用来当柴火烧,夏时天热,两把火就好了,都是些糙汉子,讲究的不多,有个地儿睡就成了。”

桃榆见几人坚持,想似他们住在此处有事情做,当是比在村里要自在许多。

既是如此,他也便不强求,转去看了灶房里还缺些什么,拉着霍戍前去给采买齐全。

锅碗瓢盆少不了,今日用,往后日日都得用,另在是米面粮食。

桃榆也不晓得几个汉子烧不烧得来饭,还是与他们一应都给采买了些。

只是这时辰不早了,菜肉都不如早市多和新鲜,不过耐在价格实惠。

他只少量买了些,自家地里种了不少菜,明儿采摘了送些过来不必花钱还新鲜,顺道还能给他阿祖送点。

夏月里乡间瓜果蔬菜种类丰富,一年之中最是不缺菜吃的季节,现在铺子还没开起来盈利,说白了他们两口子和这一帮子的人都还是只出不进的状态,这当头能省个一星半点的算一点吧。

两人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嘱咐了范伯等人几声,这才回家去。

霍戍和桃榆这些日子往返着从城里和乡间两头跑,早时太阳还没晒便赶着到了新街铺子,晚间太阳偏西了才回去,倒是有些早出晚归的派头。

这日范伯正同霍戍说铺子这头要不要盖个稍微大些的牲口棚,毕竟他们几个人霍戍都给配了方便出行的马。

本是马匹养在纪家的,只是几人要运木材,或是干什么别的得用马,就骑了出去,夜里又不回纪家,这马就不知当如何办了。

铺子这边牲口棚是少不了制备的,至于大小,霍戍还有些犹豫。

倒巧这时候长隆商行的管事来回复了话,依霍戍和桃榆的意思把新街以西的空地卖给他们。

消息来的恰当,霍戍当即便与长隆商行过了文书交了钱,拿了地契。

现下有了地,马匹就不必圈在铺子这边了,直接在骑射场盖牲口棚便是。

于是铺子这边整了个大概,骑射场那头也可以随之规划起来了。

秋后天气凉爽,最是城中富贵闲人骑射耍乐的时候,赶在此前骑射场开张,当是能赶上一波客。

霍戍文书过完,便手底下的人先将地上的荒草给锄了,外在把凹凸不平的地给平整下。

这阵子尚未秋收,纪文良比较空闲,霍守住在了城里的铺子上,他都没人可寻一起遛马了。

听闻这边要办骑射场,兴致勃勃的溜着马也来了城里帮着做些活儿。

葛亮也常往这头跑,他遇见霍戍以前本就再做弓箭给城里的箭坊送去,而今霍戍也要开弓坊了,他自是在这头帮着做弓箭。

红梨村先前跟着一起走商的人空着偶时也来帮忙。

一时间倒是还挺热闹,人手也充裕。

过了几日,霍戍见着地平整的差不多了,预备着得寻个工队来盖屋宇。

下午些时候,他正预备把挖出来的大草兜子和一些树根给烧了,不想天一下就阴了,大伙儿擦着汗还说可算有口喘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