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钱流通的重要性(第2/3页)

但有了证券交易所就不一样了,工部这边年年都在批准新的铁路线路,年年都有铁路开工,从最早的京津铁路,到京西铁路、京辽铁路、津南铁路到现在开始开工的南沪铁路,沪杭铁路、赣粤铁路、开武(开封到武昌)铁路等等。

所有的这铁路,投资浩大,而且还都是大明的铁路干线,等到这些铁路建成了,那就基本上可以形成一张覆盖大明的铁路网络。

如此浩大的铁路工程,需要的银子都用亿来计算的。

没有证券交易所,根本想都别想。

朝廷这边虽然现在有钱,但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每年的基建预算都是有固定比例的,而且还要分成水泥公路、堤坝、水库、港口、码头等等,铁路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至于民间,如此浩大的铁路投资,有几个人能够玩得起,即便是刘晋这样的财神爷,恐怕也建不起几条铁路的。

所以还是要依靠整个国家的力量,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方式,将股份拆分成无数股,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庞大的资金很快就可以筹集到,再大的项目也是可以办的起来。

这一点和后世是不太一样的。

后世主要是通过放水来搞基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货币贬值将财富集中起来搞基建,其实说到底还是集合整个国家的力量来搞基建,因为放的水,最终还是老百姓来承担,当然,基建搞好之后,享受到便利的也是老百姓。

总归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想办法集中起力量来办大事,将钱给弄出来,让它不断的去循环,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一的不同就是大明户部这边既拨款,同时也跟着享受投资之后带来的回报。

以铁路来说,基本上都是户部这边出大头,占主要股份,这铁路运营之后产生的收益,同样也是按照出资比例来分配的,户部每年都可以从这些庞大的基建当中分到不少的银子,甚至于这笔钱还越来越大,占比也越来越大。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户部有钱不断投资基建,基建有回报了,户部也可以继续投资。

当然还是要看投资的回报率,好的铁路线路当然是可以盈利的,但有些铁路线路是很难盈利的,就像后世的高铁,真正赚钱的就只有那么一两条,其它铁路线路都是亏本在运营,至于说收回投资,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但即便是亏本,有些事情也依然还是要去做的,因为在国家层面,看的根本就不是盈亏的问题,而是巩固国家,带动一个地方发展的问题。

“或许该和后世一样,在户部之下,专门成立相关的国营企业和商行来做这些事情。”

想到这里,刘晋又想起了后世的那些国企之类的,顿时又忍不住摇摇头。

想想还是算了吧。

现在大明的模式已经相当的可以了,公私结合,私人管理运用,公家监督,这种模式也挺好的,可以充分保证大家的利益,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老刘,这还是我第一次下江南呢,听说自古以来江南多美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刘晋的对面,朱厚照竟然在想着江南美女的事情,让刘晋也是一阵无语。

你好歹也是个太子,是大明的储君,后宫里面的女人已经很多了,这江南的也好、北方的也罢、西域的、南云省的,朝鲜、倭国的,你什么女人没有,竟然还不知道,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殿下后宫里面不是有江南选上来的秀女吗?”

刘晋无语了,难怪历史上这货会生不出孩子,指定是太早接触了,又太过沉迷其中,故而生不出孩子来。

也就是自己穿越了,弘治皇帝听了自己的一番话之后硬是将他关到了十八岁,真正成熟之后才放出来,不然还会走上历史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