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私钱竟然成了国事(第2/3页)

“殿下想的周全,这细节我等愿意效劳。”

想了想,李元兴又说道:“长安城之中,一文钱可以买肉包四个。许多针线等小物件,一文钱却也能买许多。本王考虑制钢钱,极小,极薄。不知有没有必要?比如,有人想吃一个肉包呢?”

“殿下,精钢钱怕是比铜钱还贵。而且精钢制钱,怕是会被异邦大量的换走,因为那是精钢!”房玄龄一句话就说到点子。

李元兴制作多少钢钱,就会消失多少钢钱。

“铁钱呢?最普通的生铁铸钱?”李元兴又问道。

这一次换成崔君肃回答:“殿下,铸钱成本不低,除非殿下有极高明的办法,否则意义不大。但臣下以为,如果殿下的铁钱,依长安米价而言,一铁钱换一斤米,臣相信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百姓之间的小量交易增加,百姓的生活会好,商市也会繁荣,小手工者也会得到更多的收入!”

谁说古人不懂经济,只是看经济的方向不同。

崔君肃就说的极是有理,甚至比李元兴想的更远一些。

李元兴只是知道,一文钱放在现代,就是四元钱的购买力,那么不找零吗?或者说,最低只能买值四元钱的东西,那么有些产品,最低价就必须放在一文钱。这就不利于市场的流通。

至于说铁钱。

就生铁加上锡,然后在混上钼。只要不生锈,制作如后世一分钱那种指甲盖大小的钱币,机器工业化流程,大量的制作,成本虽然可能接近,或者是超过了钱的价值,但却对整个大唐是有利的。

可后世已经没有了一分钟硬币。

理由有二,一是市场上没有一分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了,别说是一分钱,就是一毛钱硬币都几乎消失了。因为一毛钱没什么可买的。

另一个理由就是制作成本。

在后世大工业化的时代,一分钱的成本就超过了钱币本身的价值。

李元兴敢作,而且他作不是一分钱,而是差不多值五毛钱到一元钱的铁钱。以大唐的物价计算,长安城的米价比较高,其他地方的米价相对低些。

一斗差不多就是现代的十二斤,长安十文左右,最低的五文钱。大唐的钱币购买一文是现代的四元钱,那就是说,长安的米价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四元一斤,李元兴制作的钱币能够相当于一斤米,那超过了一元硬币的意义。

“你们退下休息吧,秦王钱的事情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结果来。铜钱之事不用说,明天必须出结果。”

李二赶人,众臣们赶紧退去了。

在众人出李二书房的时候,却看到秦琼就站在门外。

一定有什么事情,因为刚才是秦王殿下在召见秦琼的,有疑惑,但谁也不敢问。客气的施礼之后,众臣子依次退离。

在书房的李二挥了挥手:“都出去。”

高公公立即带着太监,宫女们快速的退了出去,李元兴摸着下巴在想什么。李二在秦琼没有进来之前问李元兴:“五郎可是在想那铁钱的成本。”

“皇兄,几个月前臣弟就有了水车带动的冲压机,现在有了蒸汽机。十万斤的铁锤打在铁片上,制作出来的钱币有人想仿制也不行,等真正有能够仿制了,臣弟就会有新的钱出现,他们仿制旧钱的成本就不合算了。”

李二摇了摇头:“五郎作事,总是出人意料。”

“皇兄,不过这依然是我府上私钱,还不知时候!”

李元兴说的时候,就是成为户部官钱的事情,李二也明白事情要一步一步来,眼下户部这边不可能说改革就改革,正好李元兴制作私钱,也可以看一看民间的反应,历朝历代,因为这铸钱之事,引起民生不稳,朝廷大失信誉之事不少,李二刚刚坐上皇位,自然不愿自己的江山出现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