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茶之道(第2/3页)

武曌起身,用茶匙挑出少许放入杯中,五杯都放有茶叶。

二十名侍女从后面走上前来,每人手中一个托盘,樱笋将盒中茶叶每个小盘中放了少许,二十名侍女一人来到李渊面前,一人来到崔敦礼面前。其余的十八人则将托盘捧着去了各茶商处。

这可是李元兴从现代花了巨资买的好茶,自然外形是一流的。

中国茶文化,唐时萌芽、宗时大发展、明代之时兴盛,却是在清代达到了巅峰。李元兴不喜欢清,武曌也一样。所以武曌用的是明代茶艺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

“凤凰三点头!”武曌轻呼一声,娇弱的声音却显示贵气十足。

手中铜壶连续高高扬起,分三次将水倒入杯中。绿茶可以玩的花活远不到铁观音,红茶,普洱之类。但武曌却是作的极好。

碧绿的茶汁充满着整个玻璃杯,那一片片茶叶悬浮在杯中。

论形,论色,论那淡淡的茶香,无以伦比!

许多人情不自禁的离座站了起来,就是李渊都不例外,好漂亮的茶!

李元兴亲手将一杯放在李渊面前:“父皇请先品!”

李渊是武将出身,但却是世代贵族,不是那七世家所说的野蛮之人,茶他懂,但李元兴与武曌现在作的事情,他看不懂。

可这茶,只应天上有。

李元兴示意侍女将另外四杯送出去,一杯自然要放在崔孰礼面前,一位三品大员自然有资格独享。李元兴同时说道:“此茶按产地分为五种,按品级分为五级十八类,本王相信,你们一定会给此茶一个更好的,更确定的分级。”

茶商会那里功夫说话,眼睛都盯着那杯子上。

“这一杯,本王认为狮最优,莲心级最佳,采自明前之时。而明月公主却认为,旗枪才是上品,所以她选了旗枪。”

李元兴说话间,让人抬来炉子,上面有各有一个大铜壶。

“此茶,不宜沸水。稍后诸公可推选几位精茶之人,与本王共鉴赏!”

李渊眯着眼睛,在享受了茶之苦,茶之香之后,口中出现回甘,这种滋味果真不错。崔敦礼大赞:“苦尽甘来,果真是道!茶道!”儒家的崔孰礼,只一杯,便认为此茶,此道,确实如秦王所说,茶可修身静心!

七女在后厅已经都有些忍不住想出来在李元兴这里讨上一杯茶的想法了,听到崔孰礼这样的评价,更是不安了。

可是,外面全是一些商贾们,以她们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出去。

这时,李元兴一回身,手按住一只木盒。

“丫头,来一个华丽的。”李元兴也有一些小兴奋。

那三杯给茶商的茶,分成了几十个小杯,有资格品尝的,不是会首级别,也是大掌柜,老茶师的级别了。

“武夷山级品大红袍。”李元兴选择了一种茶。

武曌却是小嘴一噘:“不要,我先洞顶乌龙!”

李元兴被将住了,秦王庄敢顶嘴的只有武曌了,李元兴压低声音:“丫头,洞厅乌龙产出海外,此茶就算想要,也不是几年之内可以有的!”

武曌的声音却是不小:“大红袍生长与悬崖之上,人力不可及。要采摘却是训练猴子去采,这么危险的茶你要吗?绝对不为喝茶让茶农送命!”

武曌顶李元兴的时候,大会客厅就已经安静下来了,武曌的声音每个人都听的清楚。

武夷山,在现在福建省内。

唐时那里已经有五个州,茶商会沿用古代,取名越茶商会,内部则根据地区又分为东越与南越两个分商会。他们可以说在茶商会的规模上,比巴蜀茶商会还小,甚至在商会街环道都没有他们的店面。

听到武曌的话之后,呼啦一下冲出十几人,有老有少,齐齐跪地。

为首的那会首大声说道:“小民愿拼一家老小性命,也要为圣上,太上皇,秦王殿下采摘这大红袍,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