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老农的梦(第2/3页)

“记下了!”李老头在旁边应了一声。

李元兴是外行,这农活说的最多就是三成水平,不过老李头才不会多嘴说秦王殿下你不懂农呀。那怎么种,什么时候下种,地怎么理,他心中有数。秦王殿下说麦子那就种麦子,只是怎么种,到时候几个老家伙坐下了商量,拿出个好办法就是了。

“种麦要多少天?”李元兴又问道。

“殿下要用工?”老李头问了一句。

李元兴摇了摇:“不,把荒地整一整,明天开春就用。种的就是我让你们挖地窖存的那东西,不挑地,沙土多的也能种。”

“那粮一亩打多少?”老李头好奇的问着。

李元兴笑了,回头看了看四周。李元兴这个动作引起了亲卫们的警觉,也在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最近的一个外人,也在一百步之外,这才恢复了正常。这庄子里现在是有些外人,七世家已经划地了,划好的收了就是他们将来的种子。

所以庄子里,不全是庄里的农户。

“那东西,黄皮的一亩收两季,头一季打理的好,近七千斤。秋那一季也有一半。”李元兴说完,老李头双手紧紧的捂着嘴巴,生怕自己发出半点响声来。亩产万斤!如果不是有了玉米之前的亩产千斤打头,老李头能当场吓晕过去。

李元兴笑着在老李头身上拍了两下:“莫惊,那东西只是杂粮,不是精粮。”

“那不能当饭吃?”

“能当,就是吃多了,肚子泛酸水。所以我说是杂粮,不当正粮!不过,那东西让工坊好好整整,却是能存多年的好干粮,有个饥荒什么的就顶大用了。”李元兴解释着。

泛酸!泛酸有什么,连观音土都吃过的老李头还怕他个泛酸,真正的粮食能吃饱还不梦里笑醒了。没吃过几餐干饭的人,那个还敢挑三捡四的。

李元兴又说道:“不过,那个紫皮紫心的,可要看住了,那个是为我皇兄种的!”

老李头用力的点点头,识几个字的老李头自然明白,那什么诗也写着,紫气什么的,这紫色的粮食自然要给圣上了,普通人吃了杀头都不为过。

转过头,李元兴又对亲卫说道:“那地窖再挖二十个,看好了!”

亲卫一躬身:“殿下放心,秦王庄之中那个小贼敢来,定叫有来无回!”亲卫杀气十足的回答着,他可是听着清楚,这东西亩产万斤呀。

亲卫的家人也在秦王农庄之中,有了这东西,谁还会饿肚子。

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看快中午了,对老李头说道:“老李头,本王中午吃你家吃饭,如何?”李元兴说完,老李头激动的几乎要发疯了,当下就跪倒:“某家祖坟上冒青烟,某家大兴!”

唐人的纯朴,李元兴心中只有感动。

此时,在洛阳与长安的官道上,屈突通亲自押车,带着五百辆大车正从洛阳赶来。

洛阳在隋时就有东都之称,与长安之间不但有直道,而且还有运河。

五百辆大车拉着的是丝、帛、银、钱。而还有数百大船,装的是粮食、羊、猪。屈突通是武将,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亲自下的令,他执行起来不打半点折扣,开荒的进度极高,许多田里只是粗种些麦子。

几天之前,当他看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新鲜玉米棒子,激动的整夜都没有睡。

亩产千斤!

整个秦王农庄所有的产出,七成都留给他洛阳作种,新开荒的田,稀种,也可以达到亩产五百斤。这就是李元兴给他承诺的,洛阳田地出产几亿石粮食的实证!

洛家士族家仓、洛家官仓,被屈突通捡好的搬了个空。

谁家敢不出粮,谁家不钱,谁家不出帛,谁家不出人,谁家不出力。仙粮五年禁种,并且上报长安。各县直接就给差评,各士族三年不得入仕,五年不能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