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第3/5页)

等马车一进宫,他便先下去了,都没叫唐诗今天去御书房陪侍。

唐诗开始还有些忐忑,怕得罪了大老板日子不好过。

但等她回到承乾宫,东来说不用她伺候,让她一边自己玩去,她乐了,彻底放飞了一个下午,窝在偏殿吃吃点心,看看话本子,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一个月前。

这才是摸鱼的正确姿势嘛。

【瓜瓜,是不是我今天在马车上不小心摸到了皇帝,让他不爽了,所以下午把我冷在一边。】

瓜瓜:【你说呢?你玩了半天,我还以为不在意呢。】

唐诗:【在意,怎么会不在意。他肯定有洁癖,不喜欢人碰他,今天只是摸了他一下,他就放了我半天假,你说我以后要是天天对他动手动脚,是不是要不了几天他就会把我赶回昭华殿?】

瓜瓜都无语了,好半天才说:【宿主,秀还是你最秀!】

唐诗乐了,看来这法子还真行得通,她今晚要不要假装爬床,说不定狗皇帝今晚就把她赶回昭华殿了。她都一个月没睡自己的床了,好怀念在床上随便打滚的日子。

可惜唐诗的计划没能实施,因为天衡帝这个工作狂又在御书房批奏折到半夜,什么时候回寝宫睡觉的都不知道。

接下来几天,他也都忙得很,只偶尔叫唐诗去伺候,旁边还有不少宫人,让唐诗完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早朝上,日常事务讨论完后,天衡帝点了谭元清:“谭爱卿,增加科举科目一事,你与徐爱卿商议得怎么样了?”

谭元清跟徐勘碰了一次头。

徐勘身为工部尚书,跟他们这些文人又有些不一样。

工部主营造,最多的便是工匠和各种治水、修筑城墙、制造武器等的能工巧匠。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工部有时候会被冠以“贱”。他们往往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最低的俸禄,身份地位也被人瞧不起,连带整个工部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六部中最低的。

身为工部尚书,徐勘在几个尚书中也是最受气的。

如今皇帝有意改革,对他们工部来说可是一个机会,他当然是举双手赞成。

可谭元清哪是真心实意找他,两人聊了一会儿便吵了起来,最后弄了个不欢而散。

听到天衡帝发话,徐勘主动从袖袋中掏出一份奏折双手举起:“皇上,微臣与谭大人意见相左,因此微臣花了三日,单独写了一份微臣的看法,请皇上过目。”

天衡帝点头示意广全去拿奏折。

谭元清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好你个老徐,平日里看着老实巴交话不多的样子,背地里跟他玩阴的。不用看都知道,皇上肯定更欣赏徐勘的这份奏折。

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徐勘冒头了,皇上就不会问他意见了,其他大臣一会儿保准将火力集中徐勘,他就可以神隐了。现在会试舞弊的事还没过去,他们礼部实在不宜在这时候跟皇帝唱反调。

果然,天衡帝看完徐勘的奏折后,再也没提他。

“徐大人这份折子,朕认为不错,诸位爱卿看看。”

广全将奏折拿了下去,一圈大臣围上去看徐勘到底都写了些什么。

等看完后,好些个大臣的脸色都不好看,其中尤以吏部的官员反应最激烈。

“皇上,能工巧匠不过是下九流,如何能纳入科考?况且,这种考试又无统一的标准,更容易舞弊造假,与皇上的初衷背道而驰。微臣认为不可。”吏部反应最激烈,苏和宜这老小子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随即又有数名官员站出来声援他:“是啊,皇上,不光是科举,便是以后的贡献和绩效考核也是个难题。”

徐勘不赞同:“苏大人,此言差矣,这些怎就不能纳入考核?匠人的熟练度,创造能力都可以作为考核标准。工部主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诸司公廨纸笔墨等具体事项,正是你口中的这些下九流修筑了城墙保护城池安定,也是他们筑堤排水引渠让农民少受天灾之苦,保国库田赋收入,也是他们制造兵器……这些都是为国尽忠有大用者如何等不得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