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第2/6页)

本来以为福星姑奶奶是来拆他的台的,没想到啊,竟是自己人。是他误会了,回头他也要学葛大人在家中供奉一尊福星姑奶奶的神像,为姑奶奶祈福。

郭羽兴直接拿唐诗的话去堵曹胜:“照曹大人这个理,那大雍几十万将士也该守孝才对。”

这怎么可能,几十万人轮流守孝,那军中年年恐怕都有一大人要离开军营,这岂不是乱了套?

曹胜气得脸色铁青又无言以对,只能抱着礼仪伦常说事。

“哼,郭大人休得胡搅蛮缠,此乃祖制,你莫是想推翻祖宗纲常?”

郭羽兴冷冷地回击:“曹大人此言差矣,丁忧来源于《礼记》,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至汉方成定制,秦以前各朝各代可不曾有这规定。既是人定,为何不能推翻?祖宗之法亦有糟粕和精华,作为后人,吾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全盘接收,否则又与傀儡有何区别?”

“你,你这是胡搅蛮缠。”曹胜吵不过他,索性寻求天衡帝的支持,“皇上,祖宗之法不可废,郭羽兴不尊纲纪伦常,母死秘不发丧,停一年有余,是为不孝,当从严处置。”

天衡帝一边批奏折,一边听他们吵。

直到叫自己了,他才慢悠悠地抬起头:“两位爱卿所言,朕听了都颇觉有道理。这样你二人回去好好想想,再上奏折吧。至于猫的事,此等小事也要闹到朕的跟前?朕很闲吗?”

最后一句明显是在训斥曹胜。

郭羽兴狂喜。

皇上这是站他这边啊,不然也就直接发落他了,而不是让他回去写奏折。

这可是个好机会。办好了既能顺了皇上的心意,在皇上面前留了个好印象,说不定能因此受到重用。而且以后史书上也很可能会记他一笔。

只是朝中老顽固颇多,这事的阻力很大,他得好好想想,拉哪些人方能成事。

曹胜显然也明白了天衡帝的态度,老脸很难看。

只有唐诗没听懂官场上的潜台词,还在啧啧感叹。

【不愧是皇帝,这水端得就是妙。】

【从后宫到前朝,皇帝可真是个端水大师,谁都没落下啊。】

端水大师?啥意思?皇上没有给他们端水啊。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之时,唐诗的思绪又已经飘远了。

【天,这郭羽兴可真是个官迷,为了不丁忧,老母死了秘不发丧都是小意思啦。更绝对是他舔上司的功力,现代的舔狗们见了都要自愧不如,好好反省。】

舔上司?谁啊?怎么个舔法?

曹胜浑浊的老眼亮了起来。

妃嫔们都竖起了耳朵,每次宿主这么说的时候都特别有意思。

只有郭羽兴如丧考妣。

他现在只想开溜:“皇上,微臣记得衙门里还有……”

“郭爱卿,朕这里有关于地方官员考核的折子,有几个疑点想问问爱卿。”天衡帝打断了他的话。

郭羽兴跑路没成功,只能苦逼地留下,在心里不停地祈祷,福星姑奶奶您就别说了。

哎,福星姑奶奶这张嘴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但显然唐诗没听到他的祈祷。

【当年郭羽兴参加乡试时,主考官生病了,大夫说要饮黄龙汤。主考官见了黑乎乎臭烘烘的黄龙汤闻着都觉得恶心,哪喝得下啊,但这郭羽兴愣是二话不说,倒了一碗仰头一饮而尽,喝完后还对主考官说,学生已替您尝过了,这黄龙汤不难喝。】

【这得是多强的心理素质,牛啊,不服不行。】

呕!

好想吐。

所谓的黄龙汤就是用大粪和中药熬制成的汤药。

那玩意儿想想也知道有多难闻多难喝。哪怕是生病了,很多人也不愿意喝,可郭羽兴这个没事人为了讨好主考官硬是主动喝了,还能面不改色地说好喝。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曹胜听了都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