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将入相(第2/2页)

高澄原本家族根基所在的淮安,距离淮阴城并不太远,两人算得上乡党。在这方世界,除了父子兄弟之类的血缘关系外,就以同乡的关系最为亲密。

世界辽阔无边,大汉天下纵横数万里。从一个地方赶路到另外的地方,或许在路上就要浪费几个月的时间,天南地北,寻常百姓只要离开家乡,在外面举目无亲,看到一个同乡之人自然十分的亲近。

在官场上,身为同乡的人比其他人天生多了一分亲近。很容易就抱成一团。而在乱世的时候,士子投靠主公的时候,第一个选择就是自己的同乡。

步骘并不是闭门死读书的呆子,他在外面也认识许多朋友,这也是鲁肃听说过他名字的原因。在和朋友交流天下形势的时候,其他人对步骘提起过高澄。都满口赞叹,说高澄崛起的速度前所未见,仿佛当年的光武帝重生。短短一两年,就把扬州六郡收入囊中。

光武皇帝扫平河北,还耗费三年时间呢。

在步骘低头沉吟的时候,一旁的步永有些心急,扬州牧亲自前来拜访,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要是淮阴步氏能搭上高澄的关系,说不定以后就能重振家声,让步氏重新成为名门世家。

“子山!使君礼贤下士,乃是一方明主,他亲自前来拜访请你出山,你还犹豫什么?难道想在家里读一辈子书吗?”步永沉声说道。

步骘抬起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家主教训的对,使君礼贤下士,屈尊纡贵前来拜访,在下理应效死,不过在这之前,我想请教一下使君有何志向?”

大争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步骘以前没见过高澄,自然要谨慎一些,以免上错船,不然的话,船翻了到时候想下去都难。

“我的志向?”

高澄哈哈一笑,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争雄中原,扫平天下迎回天子!”

步骘心中松了口气,他怕的就是高澄困守扬州,和陶谦、刘表一样没有雄心壮志。听到这话虽然不怎么满意,但也算符合自己对主公的要求。

“既然如此!步骘拜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