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他才是大宋文艺界的希望(第2/3页)

而对方也发现了这一对主仆,甚至还有人朝着这边指点。

很快这一行数十人就驰到了近前,随着那辆熟悉的马车缓缓停下。

车帘被掀了起来,露出了一张周邦彦份外熟悉的脸庞。

周邦彦赶紧垂头低头行礼。“臣参见官家。”

官家赵佶,坐在马车里边,玩味地打量着这周邦彦主仆,似笑非笑地道。

“周卿不必多礼,周卿今日没有去那樊楼欣赏《汉宫秋》?”

听到了这样的询问,周邦产眼皮一阵狂跳,头垂得越发地低了。

“臣今日前去访友,并未前往勾栏之地。”

“原来如此,那可真是可惜了,今日朕去了樊楼,可是好好的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啊。

那《汉宫秋》实在是精彩纷呈,特别是师师所扮演的王昭君,当真是活灵活现,犹如昭君在世……”

“说起来,那位神童状元小高爱卿当真有本事,这部歌舞剧《汉宫秋》,正是出自他之手。”

“呵呵,这可才是十一岁的孩子,居然能够编撰出这么缠绵悱恻,婉转凄切的故事,实在是让朕甚是爱之。”

“……”周邦彦垂首而立,耳边传来了官家赵佶自顾自的言语声。

那些亲朋好友之前就在自己耳朵边叽叽歪歪,现在,这位跟自己抢女人的官家赵佶也在这叽叽歪歪。

这些话语,落入了耳中,让周邦彦觉得份外的羞辱,真踏马是够了。

虽然周邦彦的内心在疯狂吐槽,可是脸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只能哼哼叽叽的以示附和。

看到周邦彦那副模样,官家赵佶心中一阵暗爽,狠狠地显摆了一番自己的爱徒,与自己的女人之后,官家赵佶朝着周帮彦道。

“周卿家回了东京,也有了一些时日了,不知这些日子,可有佳作问世?”

周邦彦不敢怠慢,便将自己在那红袖姑娘床底获得了灵感,因而创作出来的那首佳作当场吟诵了一遍。

这让官家赵佶也不得不承认,这干巴瘦猴的周卿家在才艺方面,还是有把刷子的。

“不错,当真不愧是你周邦彦啊,正好,朕昨日品读了王晋卿的《忆故人·烛影摇红》。

觉得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朕甚爱之。奈何此作不够丰容宛转,朕深以为恨。”

“正好,周卿你入职大晟府,擅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你就替朕别撰腔,增损其辞……”

“……”周邦彦目送着官家赵佶一行离扬长而去,把自己主仆扔在了这清冷的街市。

听着那渐行渐远的蹄声,想到了方才官家赵佶阴阳怪气的那些话。

周邦彦的脸色铁青得怕人,特别是官家赵佶在自己跟前可劲地夸奖那神童状元高璋所编撰的《汉宫秋》。

而自己方才当场吟诵出来的佳作,仅仅只得到了他寡淡的两句品评。

这越发地让周邦彦觉得官家这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洒盐。分明就是在说,你周邦彦太老了,已经过气了,高璋那个孩子,才是大宋文艺界的希望。

“老爷,老爷你怎么了,你可别吓小的。”

周墨看到了老爷站在原地手捂心口,脸色白得怕人,吓得赶紧扶住了这位身形单薄的周大家。

“老夫,老夫无事,走,赶紧回府吧,老夫此刻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

周邦彦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咬着牙根,迈开了踉跄的脚步朝着家的方向行去。

可惜今日没有带自己的座骑过来,虽然那头驴作为坐骑,挫了挫了点。

好歹是个代步的工具,此刻手脚绵软的自己,也不必还要强撑着赶路。

下次哪怕再去勾栏馆阁,一定要把它带上。

……

制作热汽球,并不复杂,但总不能在热汽球的球筐里边拿泥来搭个土灶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