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养望三十载?你们确定?(第2/2页)

听了高璋之言后,吴执中点了点头,甚是感慨地道。

“这军备改革之事,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如今只是才刚刚起了个头,就惹来了这么大的风波。”

“贤侄你可有想到过,等到这军备改革之事,越深入,阻力可就越大,盯着你的人就越多。”

“重要的是,贤侄如今你刚入仕途,以十一之龄得中状元,又受官家亲睐,可以说今岁在东京,最引人睹目的,便是贤侄你。”

“不过,声望这等事情,有利亦是有弊。而今你主持军械革新之事,与那蔡、童二人合作。”

“经历次风波之后,朝中诸多与此有利益牵扯的官员,必定会盯上你,稍有不慎,于你的声望,必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听到吴执中在跟前耐心的分析利弊,高璋亦是心中一暖,至少这位老大人的确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问题。

不过,吴执中的意思,他也很明白,这位老谋深算的老司机的意思是,你还是个孩子,还那么年轻。

就已经有了那么好的声望,经历了这一次的开封金属工坊风波之后,也让人们不敢轻视于你。

“这个时候,你应该及时抽身而退,才是最佳的选择。”

“抽身而退?”高璋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位一本正经的吴执中。

很想抬手摸一摸这位老司机的额头,想要看看他是不是烧糊涂了。老子干得好好的,你想让老子辞官?

看到高璋那副呆萌的模样,陈侍郎咳嗽两声,觉得自己有必要替吴尚书解释了下。

毕竟在他看来,这位经他与吴尚书之手,有了今日之成就与声望的高璋,的确很适合走上那条路。

那是一条曾经令无数读书人都为之仰慕而又佩服的光辉之路。

“状元公,吴老的意思是,你如今已经为朝廷推行军备改革起了头。”

“这个时候,就该及时抽身,避免日后的风波,折损了你的声望。”

“毕竟你还是个才十一岁的孩子,这般年纪,完全可以效法王文公,养望三十载……”

高璋看着那语气恳切,循循善诱的陈侍郎,还有那位老怀大慰,满脸慈祥的吴尚书。

忍不住抬起了手,挠了找发痒的耳朵。

“养望三十载?你们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