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根源问题(第2/2页)

今日君臣见面,有些话李钦载忍着没对李治说。

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复杂,李钦载都不知如何开口。

事情是由土地兼并引起的,这是一切事件的根源问题。

大唐立国虽然不到百年,可是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大唐的府兵制将会渐渐崩塌,再过数十年,朝廷无可用之兵,只能被迫改为募兵制。

那时军队的战力将会走下坡路,大唐征服星辰大海的步伐将会被拖住,甚至于,李钦载提出的百年战略,也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呓语,如同痴人说梦。

军队都只拿钱干活了,还说什么星辰大海?不被灭国就万幸了。

真实历史上的藩镇割据局面,其根本原因也是府兵制的崩塌,权贵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的大势所趋。

从古至今,朝代更迭,但有一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朝廷让农民有土地,这个天下就乱不了。

可惜的是,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又一个周而复始的死循环,朝代更迭后,没有人从中吸取教训,而是重复着前朝的老路。

这个话题太大,而李钦载也没想到解决土地兼并的好办法,毕竟他也不敢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会死得很难看的。

回到府中,李钦载就地一躺,又是一条陈年香醇的老咸鱼。

而长安城却闹翻了天。

刘仁轨的奏疏终究还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尚书省将他的奏疏公之于众后,长安臣民沸腾了。

江南八大望族事涉谋反,这是大事,刘仁轨上疏后,御史台行动起来了。

不得不说,刘仁轨的文采和眼光都很老辣,一件普通的事被他一剖析,读过他奏疏的人纷纷以为然。

于是第二天,雪片似的参劾奏疏纷纷飞进尚书省。

这次被群起而攻之的对象,是江南八大望族。

刘仁轨带了头,尚书省的许敬宗故意将他的奏疏公之于众,再加上太极宫里的李治态度模糊且暧昧,种种迹象加在一起,朝臣们敏锐地嗅了嗅鼻子,他们仿佛闻到了什么味道。

看来最近江南八大望族举止确实有些过分,天子都看不下去了,存心要拿八大望族开刀。

天子既然是这态度,朝臣们还顾忌什么?

墙倒众人推,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