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燕王扫北(第2/4页)

这才是互相尊重的前提。

……

两个月后。

“这就是丰收的喜悦啊!”

杨大使站在收割的大豆田边,看着正在向前的收割机。

当然要用收割机。

小型的畜力收割机也比人工效率高的多,哪怕就算高一倍,那也是质的改变,他现在用的这种实际上是刘姐那边找专家组,给他以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条件,专门研制的,话说几个院士级别的科学家,专门给他操心畜力机械。

的确也很夸张了。

而且是无偿付出……

他们从杨丰这里真得不到什么回报。

最多也就是验证了平行宇宙存在和虫洞理论。

但仅仅验证了。

其他收获就没有了。

至于他给些这个时代的古墓,那个对于这些专家来说毫无意义,他们想知道的只是杨丰是怎么穿越的,还有是怎么让无线电信号从这边传回去的。但目前来讲据说仅仅是有了一点很小的进展,通过一堆顶级科学仪器的检测,能检测到他通讯时候,能量的细微变化。

然后根据这点变化,推演出虫洞的原理。

但仅此而已。

好在有进展就不能放弃,毕竟穿越这么重大的课题,值得那些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开创性发现的科学家们为之痴迷。

至于他的那些要求……

微不足道。

随便找个徒孙级别的处理一下就行了。

最终杨丰目前的所有农业机械包括配套的冶炼技术,加工技术,全都是以这种夏明跨时空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此刻这台可以说凝聚了夏明跨时空智慧的收割机,由两头牛拉着在大豆田中慢吞吞走过,然后带动链条和齿轮,用往复式割刀,不断从下面切断那些大豆,再由拨杆拨入后面一个木制工作台。

后面跟随的工人,不停将工作台里面的大豆连杆挑起,挑入跟随的马车。

装满一车立刻运走。

后面排队等待的另外一辆马车上前装车。

因为这些垦荒田都很长,一块地得一里多路,拉收割机的牛低着头不停走就行。

至于晒场就在地头。

这里也不存在被偷的问题,运回去的大豆直接扔在晒场,等着被阳光晒干,再由牛拉着石滚子碾,晒场都是三合土夯实。

很结实。

这样一个个收割组分工明确,望不到边际的大豆,就这样随着牛的向前进行着收割。

“这东西也能收麦子吧?”

张辅看着收割的场面。

他最终还是没忍住理想的诱惑……

他辞职了。

准确说他以能力不足为理由,上奏请求换人担任龙泉卫指挥使,兵部一看还有这种好事?就龙泉卫一年那灰色收入,多少将领眼巴巴看着,你居然自己不干了?所以他们紧接着拟出新的人选,朱元璋早就不管事,皇太孙虽然也很疑惑,但既然是张辅自己辞职,他也就没必要阻拦。

最终张辅调回北平,到通州卫做指挥同知。

算是降级了。

至于现在,他就是顺便替朱棣来请杨丰去会和的。

燕王已经正式接旨,率领北平都指挥使司,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或者也可以叫大宁都司,山西行都司三处三万骑兵进军草原。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却全都是完成改革的。

也就是以驼城为核心。

大量的骆驼驮着物资伴随,一旦遭遇敌人,立刻以驼城建立基地,放出骑兵和敌人交战,敌人如果进攻就以驼城防御。这已经成为目前北方各军的主要战术,相当于在草原上以移动的堡垒向前,过去深入草原需要动员大量步兵和民夫,否则无法确保运输线安全。但现在有了这套战术可以最大限度脱离步兵和后勤,毕竟骑兵和驼城可以伴随移动,而那些骆驼携带的物资,足以支撑一场可以说大规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