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明皇太孙朱允熥(第2/3页)

衢州孔家当时看不上他也是有可能,一则那时候他还是宋臣,人家就算想恢复衍圣公,也是找韩林儿这个大宋皇帝,二则当时乱哄哄的,像他这样的流寇多了,哪怕对比也是张士诚这些更靠谱。更何况乱世之中也没必要早早下注,反正他又不可能因此杀了衢州孔家,那么没必要急着拍他马屁,衢州孔家还是很傲娇的,要不然也不至于不屑从蒙古人手中接那个衍圣公。

这样朱元璋就很难对他们有好感了。

“大使,衍圣公是做什么的?”

胡秉忠微笑着说道。

“当然是拉拢你们这些儒生的,供起一块牌位就能让你们歌功颂德,多么划算的买卖。”

“江南已经是陛下囊中物,江南儒生还需要额外拉拢?”

“啊,我明白了,江南儒生已经没有拉拢价值,但北方儒生对他来说还很有拉拢价值,以北孔为衍圣公,就等于告诉北方儒生,他对北方儒生很重视,不用担心他会重南轻北,所以北方尤其是山东士绅也就可以喜迎王师了。

懂了!”

“呃,下官什么也没说,都是大使您自己猜的。”

“调皮!”

杨丰笑着说道。

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从南北榜的可以看出,朱元璋是真想南北一碗水端平。

这也的确是一国之君的合理处置,而他本来就是以南统北,北方士绅已经几百年没被汉人君主统治,在他们看来朱元璋代表的是南人,如果继续以衢州孔家为衍圣公,会让北方士绅更加抵触他,说到底他对北方士绅还是收服。那么立北孔为衍圣公,就可以向北方士绅表明自己不会重南轻北,然后北方士绅也就不会抵抗他了。

就在这时候,前面一名骑兵疾驰而来,紧接着在他们旁边停下……

“禀长史,徐指挥请您速归。”

他行礼说道。

“出了何事?”

胡秉忠说道。

“册立皇太孙的诏书到了。”

骑兵说道。

杨丰和胡秉忠面面相觑……

“赶紧的,这可是大事!”

杨丰说道。

紧接着他跳下牛车,向着兖州城方向狂奔。

后面胡秉忠安排了一下运输的,也催马追了上去,很快他就超过了杨丰,不过他作为一个文官,明显不适合骑马狂奔,骑的也不是什么宝马良驹,所以只是维持正常快步骑行,两人居然维持差不多的速度。胡秉忠就这样一路看着杨丰的奔跑,最终两人用了半小时出头到达兖州,毕竟也就十公里出头而已,然后杨丰明显没多大事的和他一起出现在了兖州护卫的官衙。

一帮兖州的官员们已经聚集,包括兖州护卫和任城卫的指挥们,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称指挥。

另外还有王府的右长史和其他几个属官。

他们中间的桌案上,则摆着那份用加急方式昭告天下的诏书,杨丰很干脆的走过去拿起……

“所以,现在是你们的三皇孙被册立为皇太孙?”

在那些官员们的斥责声中,他看着诏书深吸一口气说道。

原本的历史再次被改写,这次朱元璋的选择是朱允熥。

这个选择算算倒也很正常,毕竟他已经知道朱允炆没用,无论是以全天下之力输给一个藩王,还是存在杀叔叔的可能,这都足以让朱元璋抛弃他,但选朱棣又不符合他定下的规则,那么也就只能选朱允熥了。

“陛下圣明,嫡嗣不可废。”

胡秉忠明显很欣慰的说道。

以儒家的标准礼法,朱允炆的继承顺序的确低于朱允熥,因为他妈是侧室扶正的,而根据儒家礼法,哪怕是侧室扶正,死了的正妻生的儿子就算年纪小,在继承顺序上也高于侧室扶正的儿子。

元嫡高于继嫡,这个不论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