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喜欢艺术(第3/4页)

这年头什么都能成网红,便宜的可以成网红,贵的也可以成网红。

百年老店可以成为网红,毛坯房加点稻草说自己是田园农场风格的主题咖啡厅照样能成为网红。

5毛钱一个的包子有人追捧,10块钱一个的包子照样有人追捧。

有的人喜欢便宜的,有的人喜欢贵的,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在网上那么一对骂,热度就起来了。

《皇女传》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吵上了风口浪尖。

明明是大爷大妈们的狂欢,在网上吵架的却全是年轻人。

有人觉得人家大爷大妈有钱,爱看愿意看,花自己钱,看自己的戏,追自己的星,关你屁事。真是平日里在网上指点江山惯了,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别人的钱怎么花你也要管,有这个时间和功夫管别人不如管管自己。

也有人觉得一张戏票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绝对是恶意炒作,没准这就是一场新型骗局。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受骗,这年头资本家毫无底线,应该严查。

有人觉得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方圆剧院的炒作,不应该理会。

当然,大多数的吵架吵着吵着就偏离主题开始人身攻击了,至于最开始炒的究竟是什么,吵架双方都不关心。

不需要排练的汪杏花和江祺看着网上的热度啧啧称奇。

“老板,你发现了没有?有人骂骗子,有人骂剧院,有人骂博主,有人骂资本家,有人打广告,有人卖黄片,有人搞性别对立,有人玩地域攻击,但几乎没有人骂《皇女传》本身诶。”汪杏花感叹道。

江祺:……

汪杏花真不愧是在三流小报专门写人身攻击,诋毁、抹黑对家文章出身的代笔写手,这关注的重点就是不一样。

“这很正常吧。”江祺问道,“这年头网友在网上吵架大多数都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要吵也是挑自己擅长的点去吵。这年头看戏的人本来就少,能说出点干货的就更少了,往这方面吵的肯定少。”

“而且戏曲和戏曲演员本身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弘扬传统艺术有什么错?看戏本身就是图一乐子,要么有艺术性,要么让广大观众都能看懂都喜欢。戏曲创新也是这几年的大势所趋,观众喜欢的就是好戏曲,除非是同行内斗,不然谁闲得没事费那么大工夫跟你吵这个呀。”

实际上江祺对于网上莫名其妙的热度和莫名其妙的吵架并不是很在乎,毕竟目前《皇女传》的票不愁卖,这些热度并没有太高的变现价值。

总不可能现在《皇女传》变新晋网红了,方圆剧院就把票价再涨一成吧。

如果葛宏真的敢这么干,那他就是活该被骂死。现在的票价已经很高了,再说葛宏也不差这点钱,人家要的是排面,场场爆满比票价上浮10%重要多了。

“也是。”专业收钱和人吵架的汪杏花点点头,表示当年在报纸上吵架的那一批文人确实基本上都是收了钱的。写文章多累呀,谁闲着没事免费和你吵,有那时间收点钱不好吗?

然后汪杏花就疯狂打字加入战局。

江祺:?

“你干嘛?”

“现在热度这么高,我装吵架打下广告,接下来还有好几场呢,万一票卖不出去就尴尬了。”汪杏花道。

让江祺和汪杏花都没有想到的是,网上的热度终究还是改变了一些现实。

皇女传演到第8场的时候,台下年轻人观众的占比破天荒的超过了30%。

这些年轻人有的是真的喜欢看戏,只不过之前《皇女传》的票都被大爷大妈们垄断了,消息也都只在大爷大妈的圈子里流传,他们不知道消息。

网上热度一高,爱看戏的住在魔都的年轻人知道方圆剧院有这么一出热度空前的戏,就抢票来了。

真论起网上抢票,大爷大妈们肯定抢不过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