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这是不是爆了?(第3/5页)

姚霜点头:“朱经理是话剧部的经理,但他最开始是戏剧演员。”

“唱沪剧的,后来转行当了话剧演员,演了几年话剧后又去演艺圈拍了几年戏。你别看朱经理现在胖胖的好像发福了,他之前演戏的时候老演皇帝,剧说年轻的时候还挺帅的。”

“我听杨经理说过朱经理家是戏曲世家,他爸妈都是老戏曲演员。我们戏曲部如果请了外来戏团唱戏,朱经理也老是过来看,我们两个部门之间还蛮熟的。”

说着,姚霜叹了一口气:“不过在方圆剧院,我们两个部门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江祺能理解姚霜的言下之意,话剧票的票价都是戏票的两倍,可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嘛。

干戏曲演员这个行当,除了虚无缥缈的艺术追求,最主要的还是钱。戏票卖得便宜,票卖不出去,自然就没钱。

没钱连饭都吃不饱,何谈艺术追求。

这种话题江祺就不掺和了,江祺瞧周围,指着边上的一家2楼亮着灯,一楼锁着门,也没招牌的店问道:“这是店铺还是民居?”

姚霜看了两眼:“不知道,可能是专门做外卖的店吧,2楼住人的那种。”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馄饨就端上来了。

馄饨各个小巧精致,皮薄肉少,冒着热气还挺烫。

碗里除了馄饨还漂浮着小虾米、紫菜、榨菜碎和少许葱花,葱花绿油油的煞是好看。江祺浅尝一口馄饨汤,微咸,很鲜,喝不出太多调料的味道,说明店家的汤是用心专门熬的。

怪不得这家店会成为方圆剧院演员们的下班首选,清淡又好吃,如果在冬日的晚上下班后走到这里来晚热腾腾的小馄饨,确实是一件美事。

吃完夜宵后,江祺和戏团众人回到旅馆。

方圆剧院给戏团众人定的旅馆就在这附近,旅馆很小,价钱也不贵。环境自然不能说是多好,但也不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汪杏花检查过了,卫生达标,能住。

戏团成员都是双人间,江祺作为老板稍享特权住单人间。

一夜好梦。

第2天早上醒来后江祺发现戏团成员都已经去方圆剧院了,剧院里有排练室,大家都早早起床排练去了。

汪杏花也早起,把附近的早餐店都试吃了一遍,向江祺推荐了三家她觉得味道还行的。其中有一家在直线距离旅馆2公里的小区门口,也不知道汪杏花是怎么一路吃过去的。

考虑到这家遥远的早餐店是汪杏花的五星推荐,江祺闲着也是闲着,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车过去。

然后江祺就在这家早餐店里遇到了吃早餐的冯芷秋。

江祺:?

冯芷秋:?

“好巧了。”冯芷秋嘴里还咬着生煎包,招呼江祺坐下,“原来江老板你们住的酒店在这附近啊,等等,我家附近有酒店吗?”

“有的。”江祺一口咬定,直线距离2公里也是附近,冯芷秋没有深究点点头继续吃生煎包。

吃完盘子里的生煎包,冯芷秋才抽出手来点开桌上的手机,找到微信点开朋友圈,给江祺看她朋友圈的评论。

剧本杀店团建这种大事当然要发朋友圈,冯芷秋昨天晚上在编辑了6个版本文案后,最终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日常的,配上九宫格照片,乍看之下完全看不出来整个剧本杀店的员工都是托。

只会让人觉得是冯芷秋本人极度热爱传统文化,所以斥巨资自掏腰包购买前排VIP票请全体员工看戏。

然后戏曲的内容很好看,很创新,简直是物超所值。

江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屏幕都装不下的数都数不清的点赞数。

目测少说有一两百个赞。

评论区也是长得可怕。

基本上每一个评论的人,都会收获一条来自冯芷秋的安利回复,粉丝头子当的那叫一个尽职尽责,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