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过年(第2/4页)

“江祺哥就穿这么件薄外套,过年也不换新衣服。”

江婉婉觉得不对劲,实在是太不对劲了。

江婉婉觉得不对劲,但江冰觉得没什么问题,不在意地道:“江祺他就这样,不爱买衣服,他衣柜里还有他高中时候买的衬衫呢,夏天照穿。”

“而且男生本来就有很多是不怕冷的,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我们班还有男生冬天穿衬衫来学校,江祺跟他们比洒洒水啦。”

“这样吗?”江婉婉将信将疑,这个话题就这么过去了。

等江祺从家里把黄金糕带过来的时候,江冰几人的聊天话题已经变成了初一回乡下扫墓。

回乡给江祺已故的爷爷奶奶扫墓,是江家春节的固定项目。

扫墓的时间通常是不固定的,大家哪天有空就哪天回去。江祺的爷爷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这导致江家没有什么旁系的亲戚。加上江祺的太爷爷当年是从外地逃荒来的,祖上是谁大家都不清楚,因此扫墓的步骤非常简单。

过年也没有太多的亲戚往来。

“你们说咱们太爷爷到底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呀,没文化也取不出咱爷爷的名字,可是有文化好像也不应该取这个名字。”

江祺一进门,就听到到了年三十的保留聊天项目——太爷爷到底有没有文化。

这个问题,每到过年就会被大家捡起来重新讨论一下,讨论了快十年了一点都不腻。每当大家年三十等饭看电视的时候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聊这个问题准没错。

“怎么又开始了?”江祺把黄金糕送进厨房,搬个小板凳加入了论题,看了一圈发现了温洛不在,“温洛呢?”

“和小姑还有小姑父一起去他爷爷奶奶家过年,今年他去那边过年。”江冰道。

江婉婉把话题拉回来,大胆发表不肖子孙言论:“谁叫爷爷的名字这么奇怪呢。”

“江秉穗,你说没文化吧,这两个字都挺难写。”

“你说有文化吧,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抓着麦穗,还挺淳朴的。”

“没准咱太爷爷是大智若愚。”江冰道,“反正我觉得爷爷的名字比咱们有文化多了。”

江婉婉&江佩&江祺:……

江晓康路过,发现小辈们已经开始谈论亲爹的名字,就知道最近的电视剧和综艺一定很无聊,大家既没东西看也没话题聊,又开始聊这个。

于是江晓康贴心的加入话题,老生常谈的和大家讲述所有人都知道的过去的故事。

也就是江家的艰苦奋斗史。

江家小辈们对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好奇,源自扫墓。

因为这些长辈们已经去世多年,江晓康和江晓亮等人平常基本上不会对孩子们提及。江祺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光觉得亲爹亲妈离婚了,还觉得大伯母就是叫大伯母,爷爷就是叫爷爷,奶奶就是叫奶奶,姑父就是叫姑父。

不光江祺是这么觉得的,江冰也是这么觉得的,甚至连江婉婉小时候也都是这么觉得的。

那大家是如何得知家中的长辈们叫什么的呢?

在墓碑上看到的。

上学认字之后,江家的小辈们终于看懂了墓碑上刻的字,知道了原来爷爷不叫爷爷叫江秉穗,太爷爷不叫太爷爷叫江卫泽。

然后大家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关于太爷爷江卫泽到底有没有文化,为什么给爷爷取了江秉穗这个奇怪的名字。

关于太爷爷到底有没有文化这件事情,江晓康等人其实也不太确定。

江晓康有记忆起,江卫泽就已经不在了。根据江秉穗的说法,江卫泽和妻子董淑蓉是从外地逃难来的,董淑蓉在江秉穗11岁那年得痢疾病死了,自那以后江卫泽就独自抚养孩子。

据江秉穗说,江卫泽有一手好厨艺,同样是野菜汤,他煮的野菜汤就比别人家的好喝。奈何这一手好厨艺在饥荒年代没有什么用,大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追求吃饱不追求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