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使投资人(第3/5页)

王老板就不是一般人。

首先他跟着沈老板干了一段时间装修队,在装修队里贷款上班,本来身上就没什么积蓄,跟着沈老板干了一段时间直接一贫如洗。

其次,他没有学到手艺。

他才进厂几个月木材厂就倒闭了,学到的手艺就是江祺刚刚看到的刨木头。

具体的手艺情况江祺刚刚也看到了,刨得不是很好。

王老板是农村出来的,只有初中学历,能进木材厂完全是因为他爸是王家村的村长,给他托关系走后门进的,进厂还花了点钱,结果还没把花的钱赚回来木材厂就倒闭了。

厂子倒闭后王老板不甘心就这么回去种田,看江晓亮做木材生意发了财就也想做生意。在王老板看来,江晓亮中专学历,几年时间赚到几千万差点成为浔城首富,他初中学历,要求也不高,几年时间赚个十几万光宗耀祖就行。

然后生活就给了王老板一记重拳,告诉他你想多了。

江晓亮好歹是做木材生意,后面膨胀了,被人联手做局坑了破产的。虽是破产,说出去多少也有点排面,给人一种虽然你破产了,但是你很有能力的感觉。

王老板就是纯纯能力不行。

开始跟着沈老板干装修队差点破产,还能说是沈老板能力不行,毕竟他就是个打工的。

离开沈老板单干后,王老板就发现当年装修队会差点破产,也不能只怪沈老板一个人。

他卖菜都破产了。

开菜摊的时候江晓亮借了他两千,破产收摊的时候还剩30。要不是后面江晓亮又借了他二百,他都没钱买身新衣服回家。

破产回家后的王老板专心种田,靠着村二代的身份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前几年跟风开了农家乐,赚得就更多了,不光这附近几百亩田是他包的,那些看起来是荒山的山也被他包了,准备种果树,把农家乐做大做强。

江晓亮对王老板没什么印象,主要因为是王老板借的钱对当时的江晓亮而言实在是不算多,前前后后一共就借了2200块钱出去。

王老板也没有沈老板那么深的记忆点,菜摊破产后就回家种田了。王家村距离浔城有近200公里,在当年那个通讯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基本上就等于没什么往来了。

当年江晓亮去南洋做生意是木材厂的同事们带的,后面发财他觉得也有同事们的一份功劳。木材厂倒闭后,虽不至于家家户户都破产,但确实有不少人的日子不好过,很多人都找江晓亮借过钱。

少的几十,几百,多的几千,几万,只要是合理的江晓亮基本都借了。因为看了不少古惑仔电影的缘故,那时的江晓亮觉得兄弟之间就是要讲义气,木材厂的同事就是兄弟,兄弟有难就要帮,多少带点中二。

那些借出去的钱虽然有一部分赖账没还,但大多数后来都成了江晓亮的救命钱。

当年他破产,要不是同事们到处凑钱还钱给他,借他本金让他有机会重新再来,他早就跳楼了。

江祺有时候听小姑和大伯说他亲爹当年仗义疏财,最后好人有好报的事情,就觉得他爹大概是个天使投资人。

到处投资。

沈老板是投资对象,王老板也是投资对象。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冒出什么李老板,卢老板,黄老板,周老板,赵老板……

王老板热情地带着江祺,江晓亮和乔慧芳参观农家乐的项目。

“江哥,当初多亏你借我钱让我去开菜摊。要不是当时菜摊亏得太惨,我也不会那么早就认清自己的能力回村种田,没准现在还在外面飘,也不会有现在的农家乐。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您呐!”

江晓亮:……

虽然好像是夸自己,但怎么听起来那么奇怪呢。

“哈哈哈。”江晓亮尬笑,“没那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