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番外一(第2/6页)

折腾了三天,屋顶上积雪厚重,李钺站在白茫茫一片之中,痛哭出声。

哭过之后,李钺打起精神,开始操持祝青臣的丧礼。

原先那个十两银子的棺材不能再用,附赠的香烛和纸钱也不能再用。

李钺给祝青臣换了一个十六人抬的厚重棺材,殿中粗布全部换成了丝绸,蜡烛也换成了长生烛。

朋友们把祝青臣临终前批写的文书给他看,李钺只看了一眼,便暴跳如雷。

“什么福薄命浅?祝卿卿是天底下福气最深厚的人!我说他配得上,他就配得上!”

为了配得上祝青臣,李钺在凤翔城匆匆祭天登基,给祝青臣拟了一个长长长的封号。

三日三夜,他坐在文渊殿里,抱着一块厚重名贵的木头,拿着刻刀,一笔一划将封号刻上去。

他又召见了城里的几个文官,让他们给祝青臣写一篇文章。

他说,祝青臣出生之时,天降异象。

他还说,祝青臣是神仙下凡,如今不过是回天上去了。

官员们都是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对李钺的话有所怀疑,李钺便道:“我和祝卿卿从小一起长大,他是不是神仙,我能不知道吗?”

没有办法,官员们只能按照李钺说的来写。

丧礼法事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

李钺派人在凤翔城外紧急开凿了一个陵寝,暂时把祝青臣的棺椁放在里面。

李钺在陵寝前起誓,不到三年,一定把祝青臣接去京城。

做完这些事情,李钺便带着祝青臣小时候用过的一截短短的毛笔,重新奔赴战场。

祝青臣从前就叮嘱过他,凡事莫出头,韬光养晦为上策。

可是如今,各路人马之中,李钺率先称帝。

这同时引起了各路叛军和朝廷的注意。

他们一起向李钺发难,同时将矛头对准李钺。

最严重的一次,是敌方将领嘲笑李钺。

他们说,就死了个祝青臣,他怎么跟死了姘头似的?

李钺骑在战马上,戴着头盔,手持长戟,登时红了眼睛,策马入阵,把敌军将领全部斩落马下。

最后一个将领,正巧就是嘲笑得最厉害的那个。

他跌在马下,屁滚尿流地求李钺放过他。

李钺没有犹豫,手起刀落,那人圆滚滚的脑袋落在地上,滚得很远。

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死掉的那个祝青臣是李钺的逆鳞。

阵前叫骂,就算是骂李钺本人,也不能骂祝青臣。

可就算他们什么都不说,李钺照样战无不胜。他率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好几次被暗算,身受重伤,也攻城不误。

三年后,李钺攻下京城。

他把前朝皇族、贪官污吏斩杀殆尽,安排好京城守卫,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凤翔。

他要把祝卿卿接过来。

另外,他要在祝卿卿的那串封号中间,再加一个——

皇后。

在京城众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钺已经把祝青臣的棺椁接到宫里了。

从凤翔城来的官员们,虽然震惊,却不意外。

李钺和祝青臣感情深厚,李钺做出这样的事情,很荒唐,却并不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他们和祝青臣也是极好的朋友,纵使震惊,也绝不会插手。

这是祝青臣应该得到的。

但京城里的世家就不是这么想了。

立一个男人做皇后,本身就足够荒谬了。

还要立一个死人做皇后,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几个世家合计一下,便跪到了宫门前,请新帝收回成命。

这些世家原本就是前朝遗留的,李钺本来就看他们不顺眼,留他们一命,主要是因为祝卿卿也是文人,他不会喜欢自己滥杀无辜的。

这下好了,这群人自己作死。

李钺根本没有给他们理论的机会,一挥手,一行人还没跪热乎,就被李钺的亲卫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