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康熙重生记——拿破仑莫不是有帝王之志吧?(第2/3页)

孔校长名叫孔庆锦,论辈份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孙,也是君堡孔氏的族长,还是君堡仲由堂的堂主。另外,他还是个学贯中西的人物,精通汉语、满语、蒙语、突厥语、阿拉伯语、罗刹语、希腊语和法语。而且他还修过雄辩术,经常找天方教、东方正教、罗马公教的大神棍辩经,还能经常取胜!所以他在欧洲、西亚的名望极高。人称“君堡孔圣公”!

康熙、彼得哥哥、娜塔莎妹妹一块儿给“君堡孔圣公”行了一礼,然后都恭恭敬敬在他老人家跟前站好了,等着训话。

君堡孔圣公摸着自己的大胡子,笑着将一张信纸递给了康熙,道:“摄政王从莫斯科寄了封信过来,说是巴黎那边在去年年底时候发生了一场政变。那个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青年将军领导了这次政变,推翻了督政府,解散了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并宣布成立执政府,还自封为第一执政……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康熙),你怎么看这事儿?”

康熙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接过了信纸,先低头细看了一遍,然后就皱起眉头苦苦思索起他脑海中和这个拿破仑·波拿巴有关的信息,想了一会儿,他才喃喃道:“拿破仑此子,莫不是有帝王之志吧?”

“哦?”孔校长一愣,抬头看着康熙,“何以见得?”

康熙说:“这不是明摆着吗?皇帝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拿破仑用兵如神,素得军心,已然是兵强马壮之主!如今又发动政变,逆而取之,权柄尽握,若不更进一步,为帝图皇,开创皇朝,建立霸业,将来何以自处,何以犒赏党羽心腹?”

“有没有可能效仿大明英忠王拥立波旁王室复辟自任丞相?”彼得哥哥提出了不同看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康熙摆摆手,“那王大头和朱三太子那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一起创办天地会,一起造大清的反,还都纳了杨起隆的妹子当贵妾,互相之间知根知底,还情同手足。而且当年大清天下到处都是前朝遗臣、遗民,大家都想反清复明,王大头如果不打朱三太子的招牌,压根没有号召力的。”

“王大头?”孔校长被康熙的话给镇住了,“三王子,你连李中山早年的绰号都知道……这事儿在《大清国史》上都没记载,你是从哪儿知道到的?”

“那是……”康熙知道自己露馅了,只好赶紧找补,“我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好像是一个叫曹寅的人……”

“曹寅的《大清遗梦》?”孔校长瞪着眼珠子,“你连这书都读过……那你《大清国史》还考不及格?”

“我,我,我……”康熙赶紧转移话题,“校长,我们还是说说拿破仑将为天子的事儿吧!这拿破仑和波旁家的皇子皇孙素无往来,他如果是个王党,压根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而追随他的将校一定也不是王党,应该也不是法国的老贵族,复辟波旁王朝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而且波旁王朝还有许多贵族尚在世间,波旁一复辟,那他们的地位也就恢复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也必须发还!这种事情谁能答应?

所以拿破仑走到现在这一步,接下去就只能一条道到黑,自己当皇帝,然后去满足手底下人公侯万代的梦想!”

孔校长和彼得哥哥这下都对康熙刮目相看了——他分析得太有道理了!他是很懂政治权谋的!

“可是他的威望够吗?”彼得哥哥又提出一个疑问。

“不够可以打啊!”康熙说,“他的威望本来就来自军功!在如今的欧洲,除了苏沃洛夫元帅,还有谁能与之一战?而苏沃洛夫元帅已经快70岁了……而且他还是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用惯了的将领,未必能得到今上的倚重!”

彼得哥哥摇摇头:“不至于吧?那可是苏沃洛夫元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