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优势在我,吴有圈套……决战吧!(第2/4页)

这下何天然终于放开手脚,率领大军越过南岭,向湖南的桂阳州和郴州进军。而吴世珏也只得左支右挡,疲于应付。

由此,大明这边也知道吴国贵已经离开南线。所以李辅臣、李中山才判断他们在长沙遇到的吴周军是由吴国贵指挥的。

而在另一头,已经知道吴三桂不在九江的忠王府军,已经把九江城彻底困死了。

他们在九江城外挖了三道壕沟,还拿下了湖口、星子,九江成了孤城,吴应熊算是插翅难逃了。

不过作为杰书经营了多年的老巢,九江的城防非常坚固,李自成亲自督军打了十几天都啃不动。现在也只好改强攻为长围。

同时,李自成又抽调三万精兵组成第八军,由李来顺率领,穿过幕埠山来帮李中山、李辅臣。而随同李来顺一起抵达的,还有大批湖北民夫和大批的粮草。

等李来顺一到,长沙府城东面的明军总兵力可就要超过十五万了!

隆隆的蹄声打断了李中山、李辅臣的讨论,高地下面一队骑兵正在迅速靠近。这是一队吴周军的竹枪骑兵,数量超过二百。

在浏阳河——捞刀河战场上的吴周骑兵数量很多,而且实力很强,敢于打枪骑突击!李家的铁甲骑兵虽然不比他们差,但人数终究太少。即便把各个镇还有李中山、李辅臣亲兵中的骑兵都集中起来,也就只有个四五千之数,比起吴周那边的骑兵还是少太多了。

所以现在在浏阳河——捞刀河战场上游荡的骑兵,主要是吴周的骑兵,李家的骑兵得躲着他们走。倒不是打不过,而是损失不起。拢共就这四千骑,要是都消耗没了,那李中山、李辅臣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看见吴周的骑兵发现了自己,活吕布李辅臣一点没有上去较量一下的心思,而是扭头对李中山道:“你岳父的骑兵来了,咱们该回去了。”

李中山举起望远镜朝那群骑兵看了看,清一色的竹枪骑兵,当年他教给吴家的小窍门,现在被吴家拿来对付他自己了……真是报应啊!

“走!”李中山咬了咬后槽牙,说了个“走”字,就打马调头,下了高地,向永安市的大营而去了。

……

就在李中山、李辅臣带着骑兵往永安市大营转进的时候,在距离他们只有三四里开外的一座废弃的村子里面,一对异父异母的好兄弟,正一块儿用望远镜看着李家父子跑路。

看见李中山、李辅臣没有应战,而且果断逃走后,其中一个年纪看着比较大的弟弟,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看着比较年轻的哥哥说:“二哥,活吕布父子都跑了……看起来他们的求战之心并不迫切。”

这位年纪比较大的弟弟,正是李中山的岳父老泰山,吴三桂的养子吴国贵,而被他唤作二哥的就是吴应麒了。

虽然吴国贵管吴应麒叫二哥,吴应麒管吴国贵叫三弟……但是吴国贵的年纪却比吴应麒大了好几岁!

没有人规定过弟弟一定比哥哥年纪小吧?吴国贵是养子,他进门的时间比吴应麒晚,所以就是弟弟了……这就像师兄弟之间论排名的时候,以拜师先后为准。人家五岁拜师在前,你个八十岁的拜师在后,那也是八十岁的当师弟,五岁的当师兄啊!

吴应麒也收了望远镜,笑了笑道:“他们求战之心不迫切也无妨……现在他们已经中了咱们的圈套!一头扎进浏阳河、捞刀河这个喇叭地形了。而且咱们的骑兵又有绝对优势,随时可以把他们包围起来……老三,你的策划实在够高明的!”

吴国贵还是尽心尽力在帮吴三桂对付李家两父子的,他所拟定的捞刀河——浏阳河决战方略,也是相当高明的。

首先,他没有选择守长沙。

长沙是坚城不假,但吴国贵要守,李中山、李辅臣肯定不会傻乎乎来强攻。到时候他们向捞刀河,甚至汨罗江以北出兵,先汇合李自成解决掉武昌府、岳州府,再把长江水师开进洞庭湖和湘江,那长沙还怎么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