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岳乐,你来当个活姜维吧!(第3/4页)

其实耿精忠和尚之信也不是特别老,尚之信也就是“奔四”的年纪,耿精忠三十出头,而岳乐的六格格、七格格也就十几岁……

不过在没有爱情的政治联姻面前,年龄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岳乐的两个女儿都不在江南,而是在北京呆着呢!

“不行,不行,”岳乐连连摇头,“我的两个闺女都在北京呢!我要降了明朝,她们恐怕……”

“您可以向摄政王索要两位格格!”尚之信笑道,“摄政王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您是为保大清诈降,一定不会为难你的家眷。哪怕您事成之后不再返回北朝,就在江南当个耿家王朝的国丈爷,摄政王也是会体谅的。”

“摄政王倒是通情达理的……”

尚之信点点头:“对,对……王爷,要不您今儿就把启本写了,赶紧用八百里飞递往北京送吧……趁着海州还没被刘进忠占领,飞骑仍然可以通过。”

“好!”岳乐重重点头,然后又对尚之信道,“俺答公,你也写个启本吧……把你的难处和摄政王说说,也许摄政王就把你的家人都赦了。”

“好!”尚之信点点头,笑道,“是该给摄政王写点东西了!这次的事情如果成了,以后就是吴、清、耿三分天下,说不定大清还得来个联耿抗吴呢!”

“联耿抗吴?”岳乐想了想,脸上的表情又无比凝重了,“对……东王如果能铲除王大头、陈永华、卢三好,那王辅臣、郑经一定会投靠吴三桂,吴三桂的实力又将大涨,昔日的曹魏就是他们吴家无疑了!”

尚之信笑道:“安王,大事未成之时,您是大清姜维,大事若成……您无论在耿在清,都是大清的忠臣,都无愧爱新觉罗这个姓!”

“言之有理!”

……

安徽,庐州府城。

大炮的轰鸣声突然沉寂了下来,接着响起的就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笼罩在庐州府城西面的硝烟稍稍散去,远远的就能看见夯土包砖的城墙上出现了一大段豁口,城墙上半部分的砖石和夯土坍塌下去,形成了一道容易攀登的缓坡。淮西红巾军的战士们端着长枪、朴刀、燧发枪,披着破烂的布面铁甲(是从八旗兵的尸体上剥下来的),举着简易的木盾,顶着城墙上雨点般射来的箭簇发起了冲锋。不少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途中,但是剩下的依然奋力向前,最前面的燧发枪兵已经冲上了缓坡,白刃泛着寒光,黑洞洞的枪膛内装着火药和子弹!

守城的清军也挺顽强的,就在淮西红巾军登上缓坡的同时,他们也冲上来填口中了。冲在清兵队伍前列的也是一群鸟枪兵,双方的火枪手、鸟枪兵就在城墙豁口处先来了一阵枪战对射,双方都倒下不少人,清军那边的死伤更多些,这一波冲上来填口的官兵死伤大半,剩下的也有点怂了,开始转身后退。

趁着这个当口,几十名红巾明军的死士终于冲了上去……然后肉搏就不出意外的在这条几十步宽的城墙豁口处展开了!

看到前线终于打到了肉搏阶段,在后面督战的李中山终于露出了笑脸:“好!打得好,不愧是罗老虎!”

罗老虎就是罗大为,这个在原本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年人,现在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他手下的宿州红巾军也是李中山手里能打硬仗的一支精锐!

不过即便是罗老虎的宿州兵,在攻打庐州府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双方已经围绕那处缺口拼死争夺了两天,宿州兵的一个营打不动了,就让另一个营上,现在已经换到了第四个营!

而庐州府的清军之所以那么顽强,则是因为在庐州府督军的是现在的安徽巡抚靳辅。就是那个后来以治河闻名的靳辅。他也是个旗人,汉军镶黄旗的,顺治六年笔帖士出身,一步步历练晋升到现在这个位子。比起那些靠着科举考试和借京债当上官员的“汉人临时官”,他的办事能力当然扎实多了。而且他还特别善于河工堵口子……所以对怎么堵炮弹砸出来的城墙口子也挺有研究的。过去的三天,他的人总是能牢牢堵上城墙的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