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崇祯皇帝新收的贤侄们(第2/4页)

黄宗羲心说:原来“不忠”的不仅是王辅臣、王忠孝,连尚之信、耿精忠、孔四贞都不忠了!虽然他们的心思和朱三太子、吴三桂应该是不一样的,不至于马上举起反旗。但是不忠的心思一旦起来了,那离真正造反也就不远了!

而且你们就算不想在造反的道路上走那么快……老夫和老夫的学生还能推你们一把呢!

唔,不错,不错……看来反清复明的大业有希望了!

猜到了王忠孝的心思,黄宗羲便没有再继续刨根问底,而是笑着说:“王侍卫,老夫闲着也是闲着……倒是想外出走动一下。老夫在福建两广还有不少老相识呢!清兵南下以后,就没怎么和他们见过面,这回正好去见见。

另外,老夫在甬上证人书院所收的几十个徒弟都是闭门做学问的,这次正好领着他们去两广福建开开眼界!”

听见黄宗羲答应了王忠孝所请,不仅愿意派出学生,而且还打算亲自跑一趟广东,王忠孝当下就是一阵大喜,连连点头道:“好好好,梨洲先生能去广东,这维新书院一定可以成为天下第一等的名校……至于梨洲先生和其他先生的修金,晚辈……一共给这个数一年如何?另外,再给这个数的安家之费……”

王忠孝倒是个实在人,也不来太多虚的,直接拿起刚才那个胖书生拿来的毛笔,在茶几上写了“五千”和“一万”这两个数字。

修金(给老师的报酬)一万两,安家费一万五千两……不是给黄宗羲一个人的,而是给黄宗羲和他的门人的。

王忠孝笑着问:“您老人家还满意吧?您要满意,咱们马上订合同付款,瑞信堂的银票我就带在身上,都是凭票即付的。如果您老嫌麻烦,我回头就让人从苏州运现银过来!”

“满意,满意……”黄宗羲捋着胡子笑道,“王侍卫,令尊为了这所学堂,怕是要大大破费了吧?”

王忠孝哈哈笑道:“梨洲先生说笑了,办学哪儿有不花钱的?而且晚辈用这点儿修金和安家费能请着梨洲先生和先生的弟子,实在是太划算了。”

划算当然是划算的,不过这两万五千两还仅仅是维新书院请人的部分花销,还没算从绍兴请师爷去当老师的花费呢!

那些能当老师授徒的师爷可不便宜!而且绍兴师爷一行也是要搞垄断的,通常不愿意收绍兴人以外的徒弟……除非给钱特别多!

而等这些老师被请到广东后,还得建学堂,还得编写和印刷课本,还得把学生从两广、福建各地招了来,还得好好安顿所有的学生和老师,照顾他们的生活……杂七杂八的花费都算上,一所上档次的维新学堂没有个一二十万的开办费,没个十万八万一年的维持费,还真办不了!

而这所维新学堂还不是王忠孝准备要在广东开办的唯一一所学堂……他还有一所精武学堂,将来也是要大办的。而且穷文富武啊!

一所军校要办好了,这花费比起维新学堂只多不少。

而文维新和武精武这两大学堂都办好了,文武双全的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加入到天地会的事业当中去啊!

不过王忠孝最近挺忙的,没功夫把这开办维新学堂的事儿跟到底了——康熙皇帝的寄信谕旨已经用八百里飞递送到他手里了!小麻子皇帝叫他尽快回去帮着“坑”大清呢!

所以在和黄宗羲谈妥了请人的详细条件,签了“合同凭由”,并且支付了两万五千两的银票之后,他就把接下去的事儿都交给了王忠义和十几个杨起隆、陈永华派来的天地会弟子后,就和周昌、王士元一块儿离开宁波府。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赶回北京,而是先去了一趟绍兴。

他在绍兴这里还有另外一单特别重要的“大生意”——陈永华和常明月这些日子就留在绍兴,一边帮着王忠孝招募绍兴师爷,一边就亲自跟着这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