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顺治康熙,父慈子孝!(第2/3页)

“皇玛嬷,不能把皇阿玛接回北京吗?”康熙皱着眉头问。

布木布泰没好气儿瞪了孙子一眼:“你想学明朝景泰帝把你皇阿玛关在宫里面念经吗?这要没什么事儿还好,否则麻烦更大,而且防不胜防!”

顺治如果人在五台山,即便被居心叵测之人劫了去,也就是下山打内战。可如果他人在北京,那变故就在旦夕之间了!

而且顺治在五台山,知道康熙有这个和尚阿玛的人也就那么寥寥几人,可他要是到了北京……接触到的八旗权贵可就多了!

到时候一准会有许多人认出顺治——毕竟他出家当和尚也才九年,保养得好一点,样貌变化是不会太大的。这要是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出来,谁知道会不会闹出大清版的夺门之变?

“那谁能去五台山?”康熙皇帝蹙着眉头问。

这又是个难题了!

布木布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斟酌着道:“这事儿可不能让八旗权贵们去干……人心隔肚皮啊!最好也别让认识先帝的人去五台山,免得产生什么非分之想。”

“不能用八旗权贵,也别让认识先帝的人去……”康熙皱着眉头说,“那八旗劲旅肯定是不能派去了。”

“对,”布木布泰点点头,“不能用他们,也不能用和鳌拜关系密切的绿营,更不能用和吴三桂关系匪浅的人物。”

“那能用谁?”康熙哭丧着脸问。

“用……”布木布泰琢磨了一下,“有了!”

“用谁?”

“正黄旗汉军里面有个叫李嗣兴的散秩大臣,你还记得吗?”

“李嗣兴?”康熙想了想,“李定国的儿子?”

“对!”布木布泰点点头,“就是他!我记得他来北京的时候还是个半大小子,底下人又大多被吴三桂划拉去了,这几年都闭门不出,安分得很,和谁都不熟,正好让他去看着五台山。”

康熙都有点哭笑不得了,“皇玛嬷,您的意思是,让李定国的儿子去保护我皇阿玛?这个能行吗?”

“行,一定行!”布木布泰说,“咱们又不告诉李嗣兴他保着的是你皇阿玛……只要让保柱方丈上个题本,说五台山诸寺被山贼袭扰,请求朝廷派兵保护。然后你就顺水推舟,成立一个五台山包衣护军营,人也不用多,有个一千人就足够了。反正五台山地近京师,鳌拜也不可能率领大军去攻打。”

“包衣护军?”康熙问,“都用上三旗包衣人?”

“对,都用上三旗包衣人,”布木布泰道,“他们怎么都是自家奴才,靠得住。不过不能用上了年纪的老包衣,全都要用少年包衣,要不就先用办善扑营的名义把队伍支楞起来,让观音保和李嗣兴分别当善扑营的左、右两翼的翼长。其中右翼都用包衣,等善扑营右翼练出来了,就派去五台山驻守。”

“那要不要让王忠孝插一手?”康熙又问。

“不要,”布木布泰摇摇头,“这小子……和他爹一个德行,不是很靠得住。不过你也别让那小子闲着,让他去抓鳌拜,去对付鳌拜的党羽!”

……

“皇上,您放心,鳌拜就是化成了灰,也躲不过朝廷的天罗地网!”

在慈宁宫回乾清宫的途中,“化成灰的鳌拜”已经成了即将接任粘杆长的王忠孝手里的天字第一号大案了!

康熙这回还真是找对人了!

因为“化成灰的鳌拜”在哪儿,全世界也只有王忠孝一个人知道了,那个灰就是他一个人拿着到西山某处埋了的。

康熙又看了看自己的亲哥哥福全,福全刚刚接任了粘杆处管理大臣,还是王忠孝的上司,瞧见康熙的眼神,他也拍着胸脯保证道:“皇上,您放心,奴才大后天就领着王忠孝、观音保一块儿去抄鳌拜的家,一准能抄到鳌拜的那些同党写给鳌拜的密信……只要找到了鳌拜的同党,再顺藤摸瓜找过去,一定能抓到鳌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