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2/4页)

闻问,刘文涣下意识地先瞥了眼刘文济,自江陵那一场冲突之后,兄弟之间已然开始较上了劲,只不过,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往往是刘文涣显得咄咄逼人。

只稍加思量,刘文涣便道:“适才仅听皇叔所述,便心驰神往,重洋远渡,帅师伐国,开疆拓土,英雄之举!”

刘文济还是那副不急不缓的样子,他没看兄长,而是瞟了下老皇帝,而后揣摩着老皇帝态度,轻声说道:“孙儿在京中之时,便时有用到、看到来自南洋的土产,民间皆有言南洋地域之广袤,物产之丰盛,似乎也确实有很大一批人从中获得了好处,但究竟如何,仍感雾里看花,不甚清晰。

如有机会,当如皇叔、祖及南洋将士军民那般,身临其境,实地去观览一番。如此,方能真正体会祖父开拓南洋之良苦用心与远大格局……”

好一张巧嘴!刘文济言罢,刘文涣心气便微感不顺,看向他的眼神中都带有几分鄙夷,待注意到老皇帝那笑呵呵的神情,眼神就更不对了。

于刘文涣而言,似刘文济这种不温不火、讨巧卖乖的表现,是最让他难受的。难受的点就在于,他做不到,没法违心地装模作样,从小到大,刘文涣都是天之骄子,有自己的骄傲与矜持。

然而,当眼睁睁地看着刘文济通过这种方式,讨得父祖欢心,刘文涣心头又格外不爽。

两种情绪在刘文涣脑中反复拉扯,老皇帝则对刘文济的回答付之一笑,拄着竹节,缓缓回到暖席,待坐下,看着两个英气勃勃的皇孙,有些怅惘地说道:

“只有亲眼去看了,才能见识到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朕是没机会了,你们却还年少。他日若有机会,就代朕去走走看看,也算替朕完成一桩夙愿。

开拓南洋,高调子唱了几十年了,到老也没能够亲眼目睹……”

见老皇帝又陷入那种自我的感怀之中,兄弟俩除了附和着老人家,也没有其他可作之事了。

“胡德!”

“小的在!请官家吩咐!”老皇帝一叫人,胡德立刻就蹿了出来,躬身听命。

“行营大队,还有多久到?”老皇帝问道。

“回官家,根据行营前报,依路程,还有三日左右时间,可抵港口!”

闻答,老皇帝略作思索,即吩咐道:“传令下去,五日后銮驾起行,向东巡幸!”

听到这个吩咐,胡德不禁请示道:“官家,这即将开年,距离元夕佳节也不远了,不知官家拟在何处过节,是否让地方上提前准备?”

“走到哪儿算哪儿吧!至于过节,在哪儿过都一样!”老皇帝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胡德颔首,紧跟着又问道:“官家是否继续乘船东幸?”

“船,朕已经坐够了!”老皇帝淡淡然地道。

“是!”胡德当即应道,不再多问,扭身便去传诏安排了。

就这样,在老皇帝的坚持下,行营于五日后起行,随老皇帝向东巡幸,寒冬腊月的,也不让人消停几分。

在开宝三十年到来之时,才刚进入惠州不久,等上元佳节临来之时,仍没出广南东道境。大抵是感受到行营上下那股不乐意的情绪,老皇帝终于多了几分理解,下令在潮州州城海阳过年,大庆三日,方释怨气。

在海阳,上元节宴庆当日,老皇帝发布了迟来的新年第一诏,内容与节庆没有半点干洗,而是正式对南洋地区进行分封处理。

经过与刘淳那番对话,老皇帝的分封策略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刘淳的顾虑在这道诏书中得到了解决。

根据远征军目前进展,老皇帝将三岛分为四块,正式建立四个封国,北金洲(马来半岛)封给齐王刘昀;南金洲(苏门答腊)封给已故梁王刘晓一脉;爪哇岛被一分为二,西爪哇封给雍王一脉,东爪哇则给十二皇子越国公刘晗(郭宁妃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