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3页)

这一点,从刘皇帝千秋殿召见的举动来看,问题应该不大,但若说轻松度过,什么代价也不付出,显然也不大可能,毕竟那么多官员可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他们与牵涉进康氏谋反案中付出的代价有多沉重。

哪怕他们是功臣勋贵,是老皇帝嘴里的自己人,也不觉得能够轻松过关,毕竟,刘皇帝这个大家长,对“自己人”也狠着呢……

随着一声宣呼,在众人既期待又敬畏的目光中,刘皇帝那老迈的身体出现了,还是一手竹杖,一席黑袍,背还是微微佝着。

至殿中,登御阶,坐御案,众臣行礼,刘皇帝居高临下,环视一圈,没有如常地让他们平身,而是从御案上拎起一摞公文,嘴里慢条斯理地问道:“昨日法场行刑,都去看了吧!”

这话一出,立刻冷场,勋贵们面面相觑,一时并没有人敢接这话。扫了几眼,刘皇帝看向赵匡义:“广阳伯,你说!”

赵匡义在场不是爵位最高的,但权势绝对属他最重,他既然也在此,自然也更引人注目,甚至被视为“领袖”,原来堂堂的广阳伯、赵相公也与康氏案有涉啊……天塌下来总有高个子顶着,盯着赵匡义,便可知此事的走向了。

甭管此时赵匡义心中是如何起伏,但面上的波澜不惊,也不负其“城府深厚”的标签。面对刘皇帝的问话,赵匡义很是平静地应道:“回陛下,臣等昨日都在刑场,亲眼观刑。”

“有何感想?”刘皇帝追问道。

赵匡义腰多弯下些,依旧从容:“康氏逆党,为害多年,陛下明察秋毫,一举扫除祸害,荡平不法,实在大快人心……”

“你们呢?”刘皇帝直起身,声音陡然拔高,冲其他人道。

对此,很多人都有震悚的反应,但都紧跟着开口,加入“讨伐”康氏叛逆的阵列之中。

“你们这些人中,不乏与康氏相交莫逆者,就没有同情康氏,为之惋惜的?”刘皇帝又冷幽幽的问。

这话一出,好几人都不禁打了个哆嗦,显然自己对号入座了。他们的反应也更快,几乎不假思索,参差不齐的,态度坚定地表态,说他们与康氏逆党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刘皇帝就那么平静地注视着他们表演,一直到他们住口,殿中逐渐安静下来,方才把手中的那叠公文掷下,沉声道:“这里是从康家搜得的一些证据,上边记载的是你们与康氏之间的金钱往来记录与债务关系,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时间、地点、经办人及相关事项……”

听此言,勋贵们就像学会了川剧一般,脸变得飞快,有的面沉如水,有的冷汗迭出,还有的手脚直颤。

虽然有乐观的预估,但刘皇帝这算账发落的语气,还是让人心惊胆战,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能猜准老皇帝的心思。同时,所谓对康氏的“同情”也消失地无影无踪,甚至怒火中烧,这康家果真是贼子,留下这些东西,原来早怀歹意,真是其心可诛,死不足惜……

“你们也不用紧张!”观察了片刻,刘皇帝袍服一摆,淡淡道:“朕若想处置你们,那你们此时的处境,就不会在这千秋殿!”

“陛下英明!”

“陛下明察!”

“拜谢陛下……”

一干人如蒙大赦,龙屁不断地喷向刘皇帝。

看着他们这番作态,刘皇帝则还是严肃着一张脸,语气生冷地道:“但是,此事也没那么简单就过去。

这些账目之中所载,明确详细,康氏的钱财,都是当罚没的赃款盗钱,你们欠康氏,就是欠国库,康家的账你们敢耍赖,国库的钱,却容不得拖欠。把你们欠的钱,都上缴给国库销账。

还有,此事牵出了你们不少家族子弟,这些膏梁纨袴,也都不用在京城内待了,朕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出海拓殖,要么援边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