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2/2页)

而于刘皇帝而言,他已经给过王著机会了,当初还不惜破例提醒,但他显然没听进去。在大汉中枢,在刘皇帝眼下,可是容不得躺平的官僚。

忠心又如何,刘皇帝虽然看重这一点,但绝不是他信用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方面,王著远远不如当年麻烦缠身的卢多逊。

收回目光,刘皇帝脸色却也平静,又看向财政副使王祐,道:“这财政司的担子,就由王卿肩起来吧,朕没有其他要求,当以王著为诫!”

与众人一样默不作声的王祐闻言,立刻起身,躬着老腰应道:“是!”

顶头上司倒下,他这个副使转正了,站在王祐的立场,该感到庆幸才是,然而,此时此刻的王祐,实在高兴不起来。

刘皇帝不好伺候啊……王祐已经年过花甲,时年六十有六了,人既老,面容消瘦,精神头看起来也一般。当然,不论怎么看,到如此迟暮之年,终于踏上仕途的一个巅峰,还是值得庆贺的。

“来,喝茶!”解决了财政司主官的替换,刘皇帝又露出了他自认为如春光一般温暖的笑容,冲众人示意了下,道。

众人应和着,却再难体会到春茗带来的惬意了,神色各异,心事重重。赵匡义瞥了眼老态龙钟的王祐,心中暗道可惜,王著罢相,他不奇怪,同情心也不多,他本就看不上这个所谓的乾祐老臣。

值得可惜的是,刘皇帝动作太快了,当场便把继任者拍板定下了,对财权,自然是有些动心的,也没法不动心,这可朝廷职能部司中仅次于吏部的衙门了。

不过,即便无法把财政使揽入怀中,趁机安插一些人,增加一些影响力,却是可以做的,饮茶之间,赵匡义暗中琢磨着。

忍不住瞥了眼如今位比首相的李昉,赵匡义嘴角稍微勾了下,原本因为李昉的资历、威望以及同太子的关系,赵匡义对他还很忌惮,但真正共事之后,忌惮之心却逐渐减弱了。

怎么说呢,这个人才干见识是有的,但就是书生气太重,性格太软,比起老谋深算的赵匡义,要弱一个档次。

又瞧向王祐,倒是让此人捡了个便宜。然而想着想着,眉头却不由皱了起来,当初沈义轮致仕,以王祐继之,刘皇帝是不是就已经做好了由此人接任的准备?怎么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赵匡义思虑间,刘皇帝又开口了,放下茶盏,轻声道:“既然提到财政司,就趁机说说当下大汉税制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