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西征!(第2/3页)

“看来,刘旻是想西进了!”刘皇帝摸着下巴,琢磨了下说道。

此时,太子刘旸也开口了,道:“六弟已然上表,请率安西、河西之众,攻伐黑汗!”

“志气可嘉!”闻言,刘皇帝当即给了一个肯定的态度:“黑汗如今,已然成为一头拦路虎,袭扰犯境也就罢了,还阻挠大汉与西方的交流来往,这颗绊脚石,该当移除!”

“刘旻有什么要求?”刘皇帝问。

刘廷翰拱手道:“魏王殿下上表,请求兵马、粮械支援,尤其是骑兵以及火箭、炮车等攻城武器,殿下以为,黑汗军以骑兵为主要战力,必须以骑制骑,保障军需补给供应,同时西进不乏强关要隘,需以强大攻城器械辅助!”

“看来这一场小胜,并没有让刘旻大意啊,这是要稳扎稳打啊!”刘皇帝不由露出了点笑意:“如此,让帅师伐国,朕也可放心了!”

刘廷翰道:“据魏王殿下分析,焉耆一战,黑汗军并未遭受重创,其东进之举,更像挑衅之举,以期王师西进。

根据这段时间西北的各项军情,军情司也做了深入剖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黑汗国也在积极备战,征召兵马,囤积粮械,准备与大汉大战一场!

其国内,也在大力宣扬安西以及大汉的富饶,鼓动国民参军参战,黑汗野心,昭然若揭!”

听刘廷翰这么说,刘皇帝眉头一凝,有些跳跃性地说道:“倘若如此,莫非使团案是黑汗国自己做的?”

但很快又摇了摇头,暗暗嘀咕道,或许来使也只是为了麻痹大汉。

“对黑汗异状,卿等是如何考虑的?”刘皇帝看着刘廷翰。

刘廷翰严肃道:“在过去近二十年中,黑汗数次东进,屡屡受挫,先败于契丹,后折于大汉,再让他们主动向东进攻,他们也觉力有不足。

因而,臣等猜测,他们是想先防守,再反击,若能吸引王师西进,依山据险而守,借以消耗王师,寻机反功。

于大汉而言,安西远在数千里外,鞭长莫及,一旦受创,短时间内恐怕无力支援,会与其可趁之机……”

“黑汗国竟然如此天真?”刘皇帝有些不屑道:“大汉能被其牵着鼻子走?”

刘廷翰:“至少,王师大举西进,或许已合其意!”

听完这番论事,刘皇帝沉默了下来,背着手在舆图下踱起了步子,脚步声在殿中十分清晰,一步一声,敲在在场之人心头。

良久,刘皇帝扭身,满面威严,发号施令:“不论黑汗存在何等心思,到这一步,那就打!蕞尔小国,妄图挑战大汉,侵我疆土,就当狠狠收拾,破其城,灭其国!

拟诏,着魏王刘旻,全权负责征西军事,安西、河西边军、团练,悉供其调用,所需兵马、粮械,一应同意调拨!”

“是!”见刘皇帝下定了决心,刘廷翰自然只有俯首听命。

“六弟毕竟年轻,担此重任,为防有失,是否再派一名宿将辅助!”刘旸有些担心地提议。

闻言,刘皇帝瞥了他一眼,思考一阵,却是不由叹息道:“可惜郭进病了,王彦升老了,杨业在南方,否则他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将帅们都陆陆续续地退出历史的舞台,也使得越发念旧的刘皇帝,常有无人可用之感。

不过,大汉的上层中,精英实则并不少,稍作沉吟,又指示道:“就让杨延昭西进,为西征副帅。”

“驸马久经沙场,智勇双全,可保无虞!”刘廷翰立刻表示赞同。

一个李继隆,一个杨延昭,大概是刘皇帝最中意的两个女婿了,都是军中翘楚,统帅之英,也逐渐成为大汉军队的顶梁柱了。

对此,刘旸也表示认可,他与杨延昭的关系,也素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