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3/4页)

“年号之事,交由诸卿议定!”听明白其意思,刘知远直接吩咐着。

见状,苏禹珪却是直接奏道:“臣与太常卿张昭、礼部尚书赵上交等臣,已拟出了几个年号,请陛下定议。”

看苏禹珪竟然把事情做到了前头,刘知远点了下头:“说说看。”

“经臣等群议,讨论出乾德、乾隆、天兴、天聪、天禧者,一致认为,以乾德为佳!”苏禹珪答道。

“乾德……”刘知远嘴里念叨一句,似乎有些不满意。

见状,苏禹珪心头微紧,“乾德”这个年号,可是他们讨论了许久,才得出的。要是陶谷知此事,估计得暗暗嘲讽,“乾德”是那前蜀后主王衍的年号。显然,苏禹珪等人并不知道,虽然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彼辈之“寡闻陋识”,可见一斑。

不过,刘知远迟疑的,倒不在一点,他可不会在意重复不重复,只是心中本有些想法。

只少作思量,刘知远直接道:“用乾德,莫若定为乾祐!”

“乾祐好!”刘知远话音刚落,苏禹珪顿时开舔:“陛下乃天命之子,盖有天佑,大汉之立,如有神助。臣以为,‘乾祐’上佳。”

被苏禹珪这一通舔,刘知远面部表情却是不自觉地松弛了些,只是笑不出来。

“众卿觉得如何?”

“甚好……”一个年号罢了,只要寓意吉祥,根本没有太过纠结的必要。大汉的朝臣,终究不是什么“文人”,不会死脑筋较真,一定要议出个“最佳”。

心情微宽,却不能掩饰身体的疲乏,只听政这片刻的时间,刘知远已感精力不济,只觉身体仿佛挂着铁块儿,只欲往下沉。

而底下下众臣,苏逢吉却暗自琢磨着,左手指点在右手背上,眼中忽得神光一闪,眼珠子转悠了两圈,上禀:“陛下,臣有事奏!”

“讲。”原欲散议的刘知远眉头微紧,问道。

“开封府总京畿州县政务,然府尹之职,仍旧空缺,请陛下早定人选,差遣此位!”苏逢吉说道。

“苏卿可有合适人选?”刘知远随口说道,观其态度,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的样子。

闻言,苏逢吉嘴角勾了勾,显然早有想法,拱手不假思索地应道:“臣以为,周王殿下,可兼府尹之职!”

其话落,殿中的气氛顿时又滑向一个敏感的方向,众臣都不禁看了看苏逢吉,又小心地瞟向刘知远。

只见,刘知远神情间也有一丝诧异,死死地盯着苏逢吉,一双虎目格外有神,不过很快敛去那丝神光。

一时没有作话,手指一下一下敲在御案上,似乎对苏逢吉的建议不甚满意,又好像在思考什么更重要的事情一般。

良久,刘知远抬起头,俯视着殿中的宰臣们,悠然发问:“朕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欲立太子,以分担军政。诸卿以为,当立何人?”

刘知远声音平淡,可落在众臣耳中,却都起了心思。

苏逢吉直接道,很是积极:“周王殿下威德兼弘,可为太子!”

郭威紧随其后:“周王殿下刚毅果敢,可立!”

苏禹珪见状,也道:“周王殿下仁孝公正,陛下新定年号‘乾祐’,亦合周王之名讳!”

窦贞固说:“周王睿智明理……”

李涛说:“周王英明雄断……”

王章斜了杨邠一眼,也抬手:“周王殿下素有威严,可为储君!”

事实上,在场朝臣都清楚,以如今的情况,除了刘承祐,根本没有其他的人选。倘有人提出异议,那么必定是居心叵测,心怀异志。

包括杨邠,也一样。要说在场诸人,也还正是杨邠心情最为复杂。只剩下自己,身边的宰臣们乃至皇帝都瞧着自己,杨邠脸上的阴云似乎更重了,终是,动了身,严肃道:“周王殿下,有异人之姿,当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