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大道有缺(第2/3页)

“权力哪是那般容易放下的,本官得罪的人不少,放下权力,可得不了大逍遥。”宰相挥手。

李青犯了罪,被压入大牢,他问道狱卒:“何为道?”

狱卒脸一横,厉声道:“道是律法!要你往东,你不敢往西!给我老实点!”

李青问道屠夫,屠夫甩了甩膀子肉,皮笑肉不笑道:“道是俺手中的杀猪刀!”

每个凡人对于道的看法都不同,但他们多将道看做更高级的物品,是一件施展权威的工具,这与仙道殊途同归。

修士也借道提升修为,施展权威。

但工具而已,可抛可弃。

李青发觉,凡人眼中的道,与他的道尊人之路,更加契合,凡人不明道,不敬畏道,即便仙人问道,凡人也将‘道放在人之下’进行考虑。

修士求道,敬畏道,反而生不出‘人在道之上’的理念。

李青不断问道,将凡人的道,融入他的仙道之内,破开真仙的路上,他在继续往前走。

转眼间,二十载过去,李青冥冥中有感。

“破开真仙路后的这个境界,或可称为道仙。”

又过十年,李青将万千凡道融入几身,从补道求同去异的角度上讲,凡道与他的道,属于‘同’的关系。

“但似乎不够,道无尽,我不可简单将未主宰的大道,归为‘大道之缺’。”

“即便主宰了所有凡道,其他修士追求的道,我依然不可忽视。”

李青在道仙境的第二步上,遇到了大难题,他看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但无法主宰所有大道,也看不到大道之缺。

若是找到了大道之缺,道仙境的第二步、第三步,可皆有望走通。

在李青发出‘何为道’的仙人一问后,兰英星过去三十载,星上生灵讨论‘什么是道’的热情,一直没有散去。

很多区域都出现了热衷于求道的凡人道学家,他们想给仙人解惑,从而得到大机缘。

兰英星之北,有一凡俗国家,称为羊国。

羊国乃是一诗书大国,被誉为兰英星的礼仪文明古邦,一切教化之道,均是从此国传出。

有名的大儒,多出自羊国,而儒道之尊,被称为圣人。

羊国如今圣人中的执牛耳者,唤为夫子。

夫子一生,学究天人,在五十岁时,就被称为文道之尊,但夫子忘不了三十年前的那一幕,一个青年人走向他,问他,何为道。

夫子没有如寻常老农那样脱口而出表露对道的看法,他不了解道,就不能回答,青年人见他不回答,便离开了。

夫子看着青年人的离开,心神久久不能平静,青年人没有表露身份,但夫子知,青年人就是向凡人问道的那位仙人。

区区一个凡俗国家的文道之尊,在仙人眼中,又算得了什么。

自那一日后,夫子便抛弃了早年所学,一心求道释道,成为一个纯粹的道学家,他研究道,想给仙人解释道。

“何为道……老夫学究天人,博通古今,可三十年了,依然未找到答案,仙人啊……”油灯烛火间,夫子翻着亲手写的问道记录,不断自问。

这些年,夫子一直在向人问道,交流道,并整理成一本厚厚的问道笔录,他已经过耄耋之年了。

……

“这份笔录对道的解析很多,但老夫明白,这均不是仙人要求的道。”夫子摇头。

天刚放亮,一位弟子早已在夫子门前等候:“老师,崂山上的慕容先生游学归来了,可是要去问道。”

“去吧。”夫子在房中回话。

一行人从夫子家出发了,慕容先生的隐居之所,在城外崂山,拜访颇费一些路程。

行至半程,天公不作美,下了小雨,夫子等人只能入山间野庙躲避。

躲雨的人不少,有背了一筐书赶路的书生,有砍柴的山民,也有路过的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