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派系是个有意思的存在(第2/4页)

他们看着昏睡过去不省人事的季建,心里还真有几分羡慕。

整体来说,这次的火锅烤肉趴还是比较和谐的,大家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纠纷,就算是不怎么熟悉的人,也是笑脸相迎,互相寒暄。

不过在这份和谐之下,刘备也观察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过去,因为有今文经学派、古文经学派、外戚和宦官集团这样的成建制的强大敌人,所以刘备麾下的人们都是抱在一起成团,用以抵抗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威胁。

大家不分彼此,只有一个最高的身份——刘备派系的成员。

而随着各大敌对势力被刘备彻底消灭之后,他的部下们也渐渐占据了诸多原本没有被占据的权力生态位,也由此,自然而然的划分出了刘备派系之下的诸多小派系。

如果按照人数来划分的话,那么刘备的部下们就主要分成凉州系、弟子门生系、故吏系这三个派系了。

凉州系是个比较大的概念,不仅能把盖勋、阎忠、阎温等跟随刘备比较老的老资格部下纳入进去,也能把凉州出身的刚刚从凉州学府毕业出来的毕业生们纳入进去。

可以说从刘备担任凉州牧开始,再到目前这个阶段,所有为刘备服务过的凉州人,他都能算是凉州帮的一员。

而凉州也的确是刘备起势之后为他出力最大、出人最多的地方之一,所以所以无论是人数还是政治影响力,凉州系在第三帝国内部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没有比凉州系更大的派系了。

弟子门生系并不是按照地域概念来划分的,其中囊括了天南海北的诸多地方的人士,有凉州人,也有司隶人,也有豫州人,兖州人。

他们往往是在刘备还拥有《左氏春秋》传承的期间拜入刘备门下,在凉州学府内跟随刘备学习,拥有了刘备门生的称号。

弟子则是门生当中的精英,或者是关系户的精英,数量比较少,可有一个算一个都算是很有前途的,比如正在担任县令职位的曹操长子曹昂等等。

他们普遍更年轻,更有文化素养,是刘备用来取代旧官僚的主体力量,且大部分出身寒门、庶人,没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却有很强的未来发展潜力。

故吏系主要是刘备网罗天下英豪、拉拢天下人心而构建起来的存在。

严格说起来,这个派系和前面两个派系也有重合的地方,比如他的门生毕业之后,因为优秀进入他的府中办事,那么就会同时拥有门生、故吏两种身份。

不过因为故吏这个政治概念比较宽泛,所以上至关羽张飞,下至最后一个进入大将军府的年轻毕业生,都能算是刘备的故吏,更遑论赵云、史涣这一类被他辟召进入大将军府内的优秀人才。

他们也来自五湖四海,不属于地域概念上的划分,年龄上也没什么参考意义,因为甚至连贾诩、程昱这样的人也都能划入这个派系之中。

所以这三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其实在第三帝国内部不是很有市场,概念太大了,人们的归属感就会弱化,若非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袖,否则很难将那么多人聚在一起。

所以相对于这三个大而化之的概念,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是更小规模的概念。

比如关羽、张飞、简雍、牵招、季建等人组成的最早跟随刘备的元从派。

他们最早跟随刘备,最早打成一片成为兄弟,彼此之间的感情深厚,且主要在外面带兵,地位高,权力大,战功强,不是一般人能够插入进去的,某种意义上,有较强的排他性。

然后是韩荣、曹操、盖勋、夏侯惇等人组成的外戚派系。

他们跟随刘备的时间不算早,但也不能算晚,基本上都是有点家族势力的存在,且都有家族女子在刘备的内宫中,和他沾亲带故,是刘备早期的重要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