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第3/4页)

建安五年的最后两个月,刘备一边推动新制度下的人员磨合,一边给朝廷兜底,带领内阁疯狂加班,维系着朝廷的运转。

另一边,刘备也抽出来了一些时间,对一些大政方针之外的事情做了一番私底下的并不公开的安排。

比如间谍情报方面。

东园是个现成存在的情报组织,原先属于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内,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外,对内属于张让统领,对外则是刘备统领。

张让当年带着东园把不少官员、士人的家里渗透成了筛子,给刘备提供了不少帮助和便利,而那些人一直到死,都不知道他们家里到底有多少东园的间谍。

甚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东园的间谍存在于官员、士人们的家中,以家仆的身份继续潜伏,不断给东园和张让提供情报。

现在刘备做了皇帝了,情报组织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的所有物。

而在此之前,他自己所属的部分且不说,张让统领的部分就出了一些岔子,一部分的人员被其余大宦官高价收买了,开始做双面间谍。

所以张让对东园的管理也不是完全没问题。

所以这一次对十常侍的清洗也是对情报机构的一次清洗,清洗结束之后,刘备就让张让交出了东园的指挥权,全职伺候自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侍奉性大太监,其他的事情,他再也不用管了。

整个东园的遗产被全盘交给刘惠,由刘惠全面统筹指挥,并且进行一波改组。

名称还是一样,名为东园,机构也是一样,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除此之外,刘备还增添了一个。

大汉国土之外的情报机构。

等于东园被分成三个子机构,国内两个,国外一个,刘惠需要综合全部人手之后对东园进行一次全新的改组,然后再分配安排工作。

刘宏时期和四辅臣执政时期,雒阳城内矛盾突出,互相之间的阴谋斗争层出不穷,对情报组织的要求很高。

但是在新时代,所有敌人被刘备扫除,旧的派系之争已经消失,新的派系之争还没来得及出现,所以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的需求并不高。

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不需要到朱元璋那种连大臣家里吃什么都要注意到的地步。

雒阳城内的情报机构还是主要针对民间设施和部分重点关注人员的家仆群体,在这两个地方布置人手,能让刘备了解到官方和民间的舆论动向,也就差不多了。

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需求多一些,要求也更高,是三个子机构里面人数安排最多的,刘备需要他们成为官员监察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双眼睛,帮他监视地方官僚们的行动。

对付这群人,一双眼睛不够用,还需要另外一双,甭管意义有多大,有,就是比没有要好。

这方面也是刘惠之前着重负责的,但之前是为了给刘备收集对手的军事情报,而现在,将转为政治侦察。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国外的情报收集。

刘备把这方面的工作和刘惠交代得很清楚。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不能困守原地什么都不做,必须要走出去,所以他需要情报组织率先探路,摸索路线。

对西北方向的西域,西南方向的身毒,东南方向的诸多海岛,这三个是重要的探查区域,需要刘惠派遣足够多的人手用各种方式探索通道,探索适合人们生存、发展农业的地方,顺便绘制地图。

简而言之,刘宏时代专门针对政治阴谋展开调查的东园组织,在刘备手里需要变为全方位的情报探查机构,什么情报都要收集,不管对敌人的,还是对未知的,都要收集。

刘惠的身份将会是中二千石的东园指挥使,但是东园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将完全隐秘,不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