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节 造势,争先恐后(第2/3页)

“文臣们是肯定要借机砍掉这一块的,难道还能指望他们?人走茶凉,咱们都不算宗亲了,新朝凭什么会优待咱们,你听说本朝优待过朱氏子弟么?”忠顺王苦笑着道:“没赶尽杀绝就算是善待了。”

“不能吧?”忠惠王也一惊,“九哥,你可别吓我们,咱们和朱氏子弟可不一样,咱们这可是内禅主动让位,和本朝与前明是通过一战得来的不一样,咱们也对新朝不怀敌意,……”

“老十,本朝和前明一战与新朝与本朝这种博弈得来的天下,你觉得真有多大的差别?”忠顺王淡淡一笑,“那你可真就想多了,新朝这是武人和士人博弈的结果,如果不是恰巧有冯紫英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在这里能让大家都接受,也许今日京师城中就是一片腥风血雨人头滚滚了,五代十国那等武夫当国时候屠戮文人的故事难道还少了?那咱们这宗亲的下场会更惨,谁记得那五代十国宗亲是谁?一二十年又换一波新朝,都是知根知底,还不斩草除根?”

“那咱们该怎么办?”忠惠王也明白过来。

以前的冯紫英和当了皇帝之后的冯紫英可不一样了,当了皇帝之后都会以家天下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也许以前冯紫英和忠顺王忠惠王都是很好的盟友关系,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呢,这种关系就要重新定位了,还要沉湎于以往的关系,那就大谬特谬,更要出事。

“是该想想怎么办,先别想什么每年的宗室俸禄了,得先把生存一关过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旧日的情谊,哪怕我很相信你我支持他,他也很清楚,但是保不准他身边人会乱想,所以我们得让紫英知晓,我们张氏一族是顺应天意,明悟潮流的,这天下就是该冯氏一族来坐了,……”

忠顺王捋着颌下胡须细细思索着,“老十,也许我们该想一想如何动作一下,让京畿百姓和朝中文武官员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让新皇也知道,我们张氏一族坚决拥护新皇,旧朝已去,新朝当立,岁在辛酉,天下大吉,……,也该有一些祥瑞出来才对,老十,你说是不是?”

忠惠王“啊”了一声,看着对自己眨眼的九哥,似乎有些陌生,但随即就明悟过来,连连点头:“九哥说得对,对,对,今夜就已经有很多祥瑞出来了,……”

忠顺王满意地一笑,“老十,去把八哥也叫上,没准儿还有比咱们更早发现的明白人呢,咱们得抢这个先才行,另外张氏一族也该表现出我们的态度和意愿,你去组织一些宗室子弟,沿着西长安街到东长安街走一圈儿,请求新皇定年号大赦天下,并希望新朝确定吉日,在京中开灯会庆贺,……”

忠惠王内心一阵感慨。

自己和九哥的智慧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自己还在想宗室的生存问题,九哥就已经在想着如何利用宗室身份来为新朝造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榨取宗室身份的价值了。

的确如忠顺王所想的那样,再打这个主意的当然不止是他了,无数聪明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上,甚至比冯紫英这些当事人想得更长远更周到。

比如商人们。

比如倪二。

王绍全是第一时间就坐镇京中。

他的消息比任何人都灵通。

松江帮的集体投靠,让王绍全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

松江商人照理说在江南商人群体中不算出色,排在洞庭商人、龙游商人、扬州盐商、安福商人之后,但是松江商人崛起速度很快。

尤其是棉纺织产业的蒸蒸日上,使得松江棉纺业已经成为全国龙头,再加上松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造船业和航运业在松江也迅速勃兴,已经隐隐有了和扬州、苏州、金陵、宁波这些昔日松江还无法望其项背的城市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