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节 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第2/3页)

被布喜娅玛拉这么一说,冯紫英也不好回答。

大周军队虽多,但是真正能打的就那么几支,而且边墙数千里,哪里不需要镇守?

蒙古人看起来似乎不具备进入中原的实力,但实质性的威胁随时存在,你不能不摆放几十万大军在这边地上,这就是国家大了边境线长了的代价。

“布喜娅玛拉,时代在剧变,大周亦是如此。”冯紫英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以为建州女真的巅峰期应该过了,如你所说,铁岭一战,他们看似夺下了安乐州,但他们需要三五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和消化,才能把吞下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实力,我们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已经忍着痛悄悄起床的哲哲躲在门后,听着冯紫英和布喜娅玛拉的对话,若有所思。

“三五年?紫英,你就这么有信心?”布喜娅玛拉也忍不住扬眉问道,虽然她也知道大周解决了江南问题之后便可以腾出手来应对辽东,但是三五年就能解决建州女真?

“呵呵,看吧,咱们眼观为实嘛,当热兵器时代到来的时候,建州女真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在火器面前宛若纸糊,任何跟不上历史潮流的东西都会被迅速淘汰,甚至连招呼都不和你打一声。”冯紫英自信满满。

一夜无话,这边哲哲在床上辗转反侧,那边冯紫英和布喜娅玛拉在炕上鏖战不休。

第二天早上冯紫英都是扶着腰起床的。

正值虎狼之年的布喜娅玛拉生了孩子之后这方面的欲望更加强烈,一夜折腾,弄得有备而来的冯紫英都有些吃不住劲儿了。

想到今日还得要和王熙凤好生“絮叨絮叨”,他都觉得有点儿脊背发凉了。

……

户部的拨款比想象的还要快,黄汝良的耿直爽快也得益于江南发卖源源不断为户部银库带回来的巨大收益。

陆军军官学校选址确定,扩建和修缮立即展开,而这边军事训练司也开始草拟陆军第一批军官轮训的计划。

要轮训,就得要有训练大纲,这也是当下冯紫英面临的最大难题。

军官们抽调出来参加轮训,训练内容是什么?

既然是要向新式军队转变,那么这种训练就要有针对性和开创性,要训练结束回去之后在军中有所用,这才能达到目的。

按照冯紫英的构想,可以先开两个班。

一个是高级班,一个是中级班。

初级班考虑到人数太多,可以放到下一批,现在高级班和中级班上进行一个试点。

高级班以副总兵、参将、游击(都指挥使、卫指挥使)为主,都是独自领军带兵独当一面的高级军官,以战略部署和战役指挥培训为主,而中级班则主要是守备以下的军官(千户、百户),以具体战役中的战术执行培训为主。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摄像安排,具体到各项实际上的培训课程,就较为繁复了。

单单是这个课程设置,冯紫英都煞费苦心,一要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还要考虑谁来教授,这些都相当棘手。

像高级班,冯紫英就草拟了几项课程。

比如《地理地图参考和识别运用》,讲得就是舆图地图上的山川河道测绘在战役中的运用,包括沙盘使用。

比如《当今东亚大陆政经军事态势》,比如《情报学基本原理》,比如《火器基本原理和发展史》,比如《当今火器运用基本战术》,比如《火炮在战争中运用的基本原则》,《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基本准则》等等。

冯紫英能大概草拟出一些自己能想象出来的内容,但是要找到合适的教师可不容易,这些在兵部中反而不太好找,而需要在边军里边去挑选。

不管有多么粗糙或者勉强,冯紫英觉得都要搞起来,早搞总比晚搞好,而且你如果不这么尝试着搞起来,便永远无法积累起经验并加以改进,谁都需要来当吃螃蟹者,哪怕再多问题毛病,也总要一个个来解决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