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节 重臣探底,紫英为首(第2/3页)

入阁之后想要真正具有话语权,那也是要讲条件的,资历是其中之一,而本人的威望品性和能力,也很重要。

齐永泰实际上入阁时间也不算太长,但他几起几落,不但归隐期间在青檀书院担任过山长,又在吏部尚书这一重要岗位上深耕几年,加上他北地士人领袖的身份,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核心之一。

“方相,若是您想问我军务方面的一些建议,我可以给您,但是涉及到其他,我只能说就我个人的一些私人建议了。”

冯紫英思考了一下,才字斟句酌地回答道。

没想到冯紫英这么郑重谨慎,让方从哲略感惊讶。

这个家伙平定江南一战的确打得很漂亮,但是后续却有些乱来。

纳了李守中的两个侄女为妾,后来竟然还纳了甄家女儿为妾,这就有点过了。

当然他们也隐约知晓一些缘故。

功高不赏,冯紫英也不想让朝廷作难,但用这种方式未免有损士人和你兵部侍郎的形象了。

回京之后冯紫英又提出了要为他的宠媵要诰命身份,为庶子要勋官身份,这都显然是故意为之了。

内阁这边不置可否,都察院那边有些非议,吏部和礼部也是默不作声,都觉得不给也不好,给也不好,但搪着也不是办法。

叶向高和方从哲也商计过,的确,从辽东之战开始,冯紫英屡立大功,尤其是江南之战,几乎就是兵部扛着全部被撤职的风险来打这一仗的。

如果这一战不顺,张怀昌、孙承宗和冯紫英三人是要来顶缸罢职的。

但现在这一仗打得是相当的漂亮,不但一举解决了“江南三镇”的隐患,而且还攫取到了超乎预想的财政收入,让户部这边喜欢得都快要流出哈喇子来了。

黄汝良这一段时间都是精神抖擞,就是因为有超过预想一倍以上的收入进入户部银库,让他心里底气一下子足了许多。

虽说还有不少资产要变现需要一定时间,但东西摆在那里,时间而已,就算是打个折扣,也已经让黄汝良心满意足了。

让内阁和吏部表明愤怒但内里却是欢喜无比的事这一轮对江南豪强的清理牵扯到了一大批实权官员,不少都是原来亲近于义忠亲王和谬汤那边的官员,现在得了这个机会,简直就是把刀送到内阁和吏部手里。

硬生生能为内阁和吏部腾出一批空缺位置来安置属于朝廷中意的官员,原来所谓的“南选”的这一批官员终于寿终正寝了。

可以说平定江南这一桩事儿实在是办得太漂亮,让朝廷兖兖诸公都是赞不绝口,吏部、户部都得了莫大好处。

素来不轻易表扬人的吏部尚书高攀龙,都破例对冯紫英的表现给了充分嘉誉。

这种情形下,论理再怎么都该给冯紫英升迁以示奖励的。

但冯紫英正三品的侍郎了,怎么奖赏?

再往上就只有尚书了,可这尚书能让一个二十三之龄的年轻人去做么?

仅次于几位阁老的乌纱帽,几年间就放在刚从进士起来没几年的年轻士人坐稳,那可真的要轰动整个大周了。

这显然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风波,也会让朝廷内部纷争加剧,所以这不可行。

既然不可行,但是有功不赏那更不行,日后朝廷难以服众,所以冯紫英搞出的这一些“歪招”,似乎也就是一个可接受的选择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同意,但内阁内部却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意向,选择合适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就同意了,既不声张,也不招摇,就这么同意就行。

正因为如此,方从哲才想趁着这春假轮值机会,和冯紫英好好谈一谈。

目前内阁内部虽然增添了好急人,汤谬二人还只能算是边缘角色,但叶方齐三人加上李三才,基本上就能稳住内阁的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