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节 携手,共谋(第2/3页)

“那文孺,你的意思就是先抓重点,其他先放一放?”孙鼎相轻哼一声,“如果只动甄家,那这打草惊蛇,也许就会让其他这么多豪强得到消息,进而做好准备,等到我们再准备动手时,也许就是空欢喜一场了,江南这些豪强在本土人脉深厚,要变卖、藏匿乃至转让资产易如反掌,届时朝廷的愿望就要落空,或者大打折扣,现在朝廷的难处,大家都是知晓的,……”

孙鼎相所说也的确属实,只动这几家牵头的,但是其他涉及到的肯定就立即会做出反应,到时候再来抓瞎,那就亏大了。

“可全面铺开,若是人手不足,那才真的成了不分重点,难以突破,最后煮成夹生饭,那才更是难以交代。”杨涟毫不示弱,“与其那样,我宁肯先拿重点,先解决甄家!”

“那甄家的姻亲唐家和丁家呢?还有另外四大家中除了甄家的的其他三大家呢?动不动?”孙鼎相也不客气,“我们就这么看着他们藏匿、转卖、挥霍?甄家的事儿要查清楚,没个两三个月能行?等到两三个月之后,那其他这些家族说不定早就做鸟兽散,还能给朝廷留下多少?这些豪强在地方上的势力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和地方官府关系夹缠不清,你还能指望地方官府不成?”

“我承认叔享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们根本没法全面铺开,这不是在京师城,那里我们能游刃有余地来处置,现在这才是让我们骑虎难下。”杨涟进一步道:“如果能拖到顾阁老来,或许……”

“拖不到那个时候了。”冯紫英终于接话了。

“紫英,何出此言?”杨涟对冯紫英也没有多少好观感,但他也承认此人本事颇大,此番功劳极大,而且也要尊重对方兵部侍郎的身份。

当初兵部两位侍郎突兀地消失在京中,最后传来消息是二人“私自”率大军南下征剿“江南三镇”,也在朝廷内部引发轩然大波。

虽说是“私自”出兵,但朝廷内部人士都清楚,若是没有朝廷大佬们的点头,怎么可能两个兵部侍郎就敢点起大军南下?

这其中操作起码是一个月以上,兵部尚书不知道?户部不知道?户部还专门为此借了二百万两银子,这太露骨了。

不过大家都很佩服孙承宗和冯铿的胆魄。

这等扛雷之举,几乎就是要把内阁诸公的责任减轻大半。

顺利成功自然不提,但若是失利,那内阁最多一个失察之责,而孙承宗和冯铿二人就要被严肃追责了。

罢职都是最轻的了,弄不好都得要下狱问责,特别是还要面临万统帝和汤谬二人的反扑。

但现在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孙承宗和冯铿,尤其是冯铿的胆大心细和运筹得当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基本没有给江南造成大的动荡情况下就把江南彻底控制下来,解除了“江南三镇”的威胁,同时还震慑住了江南四省的地方官员,为朝廷在江南重新树立威信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单凭这一点,杨涟都觉得无论怎么奖赏嘉誉都不为过。

所以在他抵达金陵之时得到冯紫英私纳犯官李守中的两个侍女为妾的检举时,也是一笑置之。

真是笑话,堂堂立下平定江南大功的头号功臣,睡了几个随时可能被打入教坊司的女人也值得检举?

他冯紫英真有心要纳这两个女人,等到李守中一家被查抄下狱定案时,再来出手不也一样,甚至更简单轻松,水到渠成。

再说他杨涟清正不阿,甚至有点儿古板拘泥,但是这等事情上他也还是分得清楚轻重的。

他甚至要怀疑这是不是有人故意在使坏,制造内部不和,来破坏朝廷下一步在江南的行动了。

而且此番江南行动本身就是以兵部为主导,孙冯二人态度很关键,自己这一行人的地位也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