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节 谁是朝廷?谁的朝廷?(第2/3页)

“那义忠亲王真的登基的话,像贾家、王家的罪名是不是都会撤销呢?”

这也是宝钗最关心的事情,毕竟王家是她母舅家,王子腾更是她嫡亲舅舅,王家被列为叛党第二号家族,仅次于牛家,这根绞索一直吊在所有和王家有关联的人身上,虽然没有牵扯到薛家这边,但还是让她们睡不安枕。

冯紫英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理论上义忠亲王登基,肯定会大赦所有因为他的缘故而成为叛党的这些人,但内阁却未必会同意。

盖因这样做相当于是对原来朝廷所做出的的一切的否定,这样朝令夕改会极大损害朝廷威信。

同时这也是对与牛王孙这些叛军作战的军队的一个打击,那些在对牛王孙三部作战死去和伤残的士卒如何解释,他们虽然死了残了,但他们在军中的袍泽还在,这无疑会引发军中不稳和不满。

而且以冯紫英的估计,朝廷和南京的达成一致意味着是以解决牛王孙三部和陈继先部走向藩镇实质化作为代价的,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朝廷这样做只能是缓兵之计,一旦喘过气来,朝廷肯定会找各种理由解除牛王孙三人和陈继先几人的军权,这可以从自己之前向张怀昌提出调西北军将领到京中时对方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最终只同意了土文秀调任军中,而刘东旸、刘白川二人仍然在自己老爹麾下,而西北军要裁撤的说法也在没有被提起。

时间长了即便是登基的义忠亲王恐怕也不能容忍如牛王孙和陈继先几部这样在江南形成一个国中之国才对,当然现在他还要利用这几部来作为讨价还价以及挟制朝廷的砝码,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持久。

所以冯紫英也给自己老爹去信,让老爹稳住局面,准备打仗,这个准备的时间,冯紫英估计最多也就是一年,最迟明年底之前,朝廷肯定会对江南用兵,绝不会让最重要的财赋之地掌握在他人手中。

但这个内情冯紫英却没法和宝钗说。

“宝钗,贾家的情况相对简单,无外乎就是站错队而已,可这一场里边,站错队的人多了去,还能全数追究?而且义忠亲王不也登基为帝了么?汤宾尹和缪昌期他们还要来争阁老呢,所以政世叔和贾敬的罪责朝廷可能并不会太看重,我估摸着大概率会是被赦免的,王家那边暂时可能也会被赦免,但是日后会不会被重新翻出来,不好说。”

冯紫英沉吟良久才缓缓道:“归根结底在于你舅舅他们的心思想法,如果我是他的话,借着这个机会主动辞任,这样朝廷肯定会给他一个体面,安安稳稳回京来当个富家翁,甚至给他一个爵位也没有问题,但如果他还想要把着军权,恐怕就会有麻烦了。”

薛宝钗听出了一些意思,但是又没全明白,疑惑地问道:“为何汤宾尹和缪昌期他们都能争阁老,我舅舅却必须要辞官?”

“宝钗,汤宾尹他们是文臣,进入内阁又如何?他们本来也是江南士人一脉,无外乎各为其主而已,现在合流也正常,最终也得要变成其中一员,但你舅舅他们是武勋,一直以来就是朝廷打压对象,没见我父亲也一样要低调做人么?再加上你舅舅又站错了队,现在还掌握着军权,朝廷如何能容忍?主动交权,对朝廷无碍,那就皆大欢喜,若不肯,那肯定就是朝廷之敌了。”

宝钗仰起头,悠悠地问道:“那相公,朝廷究竟是谁?是谁的朝廷?”

冯紫英一愣之后哑然失笑,没想到宝钗还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朝廷么,代表上天治理江山社稷,与士大夫共天下,嗯,理论上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同治理,但皇帝只有一人,便是圣人也只好垂拱而治,终归要交给士大夫来治理,所以才会有内阁,有七部和都察院,有五寺,还有地方官府。谁的朝廷这个问题问得好,那当然是天下人的朝廷,皇帝和内阁七部这些士人就是代表他们通过朝廷来治理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