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节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第2/3页)

听得刘姥姥在那里凑趣,冯紫英那份异样的感觉越发浓烈,难道自己真的也要见证那一句明言的诞生?

还没等他想明白,那刘姥姥已经放下筷子,咧着嘴笑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这一番话再用那京郊特有的板儿脆口音念出来,抑扬顿挫,说完还鼓着腮帮子不说话,顿时就把整个场面上都给逗得笑了起来。

宝钗宝琴姐妹笑着抱成一团,湘云扑在桌上直叫哎哟,笑岔了气儿;黛玉笑得直打跌后边儿干脆咳嗽起来,紫鹃赶紧一边笑一边替她捶背抹胸顺气;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饭碗落在了迎春身上,惜春这捂着肚子笑得不行,只让入画替她揉肚子。

岫烟和妙玉也是抱在一起,香肩耸动,妙玉干脆倒在了岫烟怀中,李玟李琦姐妹也是心灵相通,把饭喷了一地,那王熙凤更是笑得前俯后仰,鼓鼓囊囊那一对乳波荡漾,惑人眼目。

饶是有准备,冯紫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大过年的,有这样一桩事儿来让大家乐呵乐呵,看着在座姑娘们如百花争艳般的笑靥,冯紫英心里也格外舒坦,也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一睹这般盛景,就冲着这一幕,冯紫英都觉得自己该好好打赏一下这刘姥姥。

贾宝玉也在一旁笑得直跺脚,见冯紫英只是微笑,却没有太多表现,便问道:“冯大哥,这姥姥倒也有趣,这般会说话,怕是老祖宗都舍不得她走了。”

“嗯,倒也有些文才,怕是能赶上我了。”冯紫英也笑着附和。

一句话让宝玉再度大笑,“冯大哥,照你这么说,这刘姥姥都能去翰林院了,……”

“这般深谙乡间实情的人,真要让他们做官,未必比那些只会读死书的士子逊色呢。”冯紫英不无感慨地随口一句,让贾宝玉更是觉得这位冯大哥现在说话高深莫测,让人有些听不懂了,怎么一个乡下老妪能比读书士子做官更强?这不是笑话么?

这热闹好一阵子,才算是把午饭吃完,贾母便有些乏了,要休息睡下,这边便在大观楼下牌坊外让驾娘把两艘舫船给撑过来,让贾母便在舫船上休息,正午阳光正好,这溪边也无风,透过舫窗进来,正好合适几个长辈休憩。

其他一干人便约着去大观园里去,那刘姥姥也要凑趣儿,众人倒也觉得她能凑个热闹,这过节多几分喜气,便都吆喝着邀约便一道去。

冯紫英和宝玉、贾环、贾兰、贾琮等人倒没有跟着一干姑娘们去,自寻一条别道散步。

“世叔开年便要走,宝玉你的婚事可有着落?”冯紫英背负双手慢行,选了从沁芳亭往东边走的甬道走。

这一路要比西面鳞次栉比的楼阁庭院要清静许多,两边竹篱交织,柳枝婆娑,只是天时尚早,还见不着嫩芽儿,栊翠庵、达摩庵隐约可见,玉皇庙伫立一端。

宝玉挠了挠脑袋,有些颓丧的摇摇头:“小弟倒没想过,老爷太太也自有安排,这两年京师城里也不清静,人进人出的,估计老爷太太还想等等吧。”

“等等,等什么?”贾政也和冯紫英提起过,但冯紫英也觉得棘手,宝玉这桩亲事怎么看都不太好找般配的,贾家看得上的,人家未必看得起他们,人家看上宝玉的,贾家又未必愿意,再加上这时局有些动荡,虽然贾赦贾政都还有些懵懂看不准大势,但元春和王子腾这边却是明白的,所以也不敢轻易将贾家这个嫡子随便与哪一家捆在一起。

宝玉无言,冯紫英也觉得自己问得有些差了,自己都没有好的建议,贾家又如何能做选择和取舍?

“宝玉的婚事的确要考虑周全,不过要说环哥儿也该差不多了吧?”冯紫英把话题转到贾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