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节 允执厥中(第2/3页)

“母亲,舅舅现在都去了湖广,本身他在山东那边呆的时间也不长,本地也不过是看他登莱总督的面子上讨好罢了,他这一走,只怕连敷衍都懒得了,要做事情还得要哥哥自家努力,相公也说,他便是能提供一些方便,但终归还是要靠哥哥自己去努力,一味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宝琴的话让薛崔氏有些不悦,瞪了宝琴一眼:“你现在翅膀硬了,连帮衬你哥哥一把都不肯了么?”

宝琴面对自己母亲一涉及兄长就关心则乱,又好气又好笑,“母亲,女儿不过嫁过去才两三日,哪里就什么翅膀硬了?帮衬哥哥自然是要帮的,但难道女儿说的不在理?便是当着哥哥,哥哥只怕也要说女儿所言才是正理,而且女儿也与哥哥说了,山东那边的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宜操之过急,若真是那么简单,别人早就去做了。哥哥也还年轻,相公也说哥哥是个聪明能干人,不妨先做事积累,自然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功到自然成。”

薛崔氏也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只因为薛蝌明年就要成亲,深怕被那方家轻看了。

“再说了,母亲也不必担心方家,据女儿所知,那方家说话管事的还是相公的那位在刑部的同学,相公看人从未走眼,方家对相公也是推崇备至,只要相公能看得起哥哥,那方家便不会说什么。”

宝琴也知道自己被梅家退亲已经在母亲那里有了一个阴影,薛家也备受打击,深怕自己兄长也遭遇此厄,不过她却知道现在再无可能发生这等事情,现在相公这般盛名,方家话事人又是相公同学,岂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真要无此意,当初就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但愿如此吧,你哥哥的婚事一日不成,娘便一日不能心安,好在你总算是寻了一个好人家,听得铿哥儿对你甚好,又喜欢你,娘心里也就踏实了。”

二人走到了花园中“田”字的中间交叉点,四周都是腊梅绽放,在阳光下宛若灿烂花海,让人目眩神迷。

就在宝琴沉浸在这片花海中时,薛崔氏却没有这么好兴致,迟疑了一下才低声问道:“宝琴,这几日铿哥儿怕是都不会去长房那边歇息吧?”

宝琴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来,讶然问道:“母亲问这个做什么?”

“娘的意思是,如果铿哥儿不去长房那边,你便要算好时间,争取铿哥儿都歇在你房里,在床上多花些工夫,争取好日有孕,……”

薛崔氏毫不避讳的话语让宝琴也是忍不住跺脚,“娘,你说些什么啊?”

面对女儿嗔怒,薛崔氏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夫妻敦伦,天经地义,我是你母亲,难道还不能教导女儿不成?我看你伯母怕还是希望宝钗抢先,这等事情却也不能太过礼让,若是你这肚子争气,能先生一个儿子,日后你在冯家也定能更受那边太太和姨太太的欢心。”

在这桩事情上宝琴却不肯听信母亲的,她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相公似乎并不太在意谁先生儿生女,看看他对沈宜修生下的女儿的喜爱,那不是做作出来的,是真心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可能会因母而受宠的可能性更大,而非母凭子(女)贵(宠)。

正因为如此,她更愿意从自己本身来求得相公的欣赏和宠信。

而且她也不愿意因为这种事情和姐姐闹得不愉快,姐姐心里也是有数的,不能因小失大。

不过这个时候,宝琴自然不会去和母亲争执,母亲也是一番好意。

午饭在薛宅吃的,两个泰水老丈母对冯紫英都是越看越顺眼,不停地夹菜斟酒,待女儿好,薛家也受益,女婿前程似锦,这等几喜临门都称得上了。

两个舅子也是百般劝酒,这一顿下来居然有些喝多了,一下午都只能在薛宅睡觉,一直到下午日头快要落下去了,才赶紧起床晕晕乎乎骑着马回自己家。